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158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2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396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49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42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公路盐渍土的分区方案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研究中国公路自然区划和盐渍土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盐渍土的分布和分布规律,分析了原有公路盐渍土分区的不足。根据新的资料和工程实践经验,考虑公路发展的需要,采用综合自然区划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紧紧围绕为公路工程服务的目的,提出了新的公路盐渍土分区方案。将中国盐渍土分布区划分为滨海盐渍土大区、东部半干旱-半湿润盐渍土大区、中部干旱盐渍土大区、西部强干旱盐渍土大区与特干盆地盐渍土大区5个大区,并给出了各大区内盐渍土的特点和修筑公路所面临问题的主要差别。对各大区内部亚区的划分也提出了方案和意见。  相似文献   
72.
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陡坡多、车辙严重的问题,分析了超载(包括轮压与汽车轴载等)对山区高速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影响以及长大纵坡对沥青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认为山区高速公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长大纵坡导致了车辆低速行驶,车辆低速行驶对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的影响超过夏季高温和超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小坡度和控制坡长是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京-连云港高速公路南京段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和粘弹性理论分析了加铺层结构为4cmSMA13+8cmSUPERPAVE25+10cm的沥青稳定碎石LSM25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表面的竖向位移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粘弹性性质对加铺层不同深度处的竖向应力的影响较小;高温稳定性是沥青稳定碎石LSM25层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的重点;SUPERPAVE25混合料设计的重点是控制材料的疲劳性能;加铺层厚度h=19cm时,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最大,增加和减小加铺层厚度,SUPERPAVE25层底拉应变呈现减小趋势;随着沥青稳定碎石模量的提高,加铺层中各深度处的竖向压应变和水平方向应变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4.
权海霞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138-138,137
通过对热熔型道路标线涂料的产生发展、原材料的使用原则及施工现状的介绍,阐述了甘肃省公路热熔型道路标线实施的现况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5.
积极发挥后发优势,加速自主创新,是提升技术实力的突破点。如果发展中国家依靠自己的发明来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这显然是行不通的;而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实现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的主要意义。本期介绍的三家企业就是在技术后发技术的实现中发挥企业在技术引进,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努力使企业走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6.
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纤维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良的技术性能与合理的经济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目前对其性能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从不同纤维的微观特性出发,通过不同级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低温弯曲和弯曲蠕变试验、小梁疲劳试验和混合料耐水害性能试验,分析了纤维和级配类型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并从复合材料角度对纤维的加强和改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7.
水平荷载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轮胎与路面间的接触压力具有很明显的非均布特性,不同于传统的双圆均布垂直荷载。根据轮胎胎面花纹类型,并参考接触压力的测试结果,提出车轮对路面作用的荷载简化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不同水平荷载大小和荷载分布形式下路面结构内的剪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平荷载的大小对路面10cm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8.
粗粒土路基的压实试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改变室内击实试验的击实参数,对影响粗粒土压实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现场试验,对粗粒土路基压实厚度、压实机械及压实遍数等影响压实效果因素综合分析后,针对粗粒土中粗粒含量的变化,提出采用三点二次插值函数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粗粒土的压实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含水量对粗粒土压实影响较小,应采用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对粗粒土进行压实。  相似文献   
79.
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研究已成为国际道路工程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在分析有关试验路路面使用性能长期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情况,结合中国沥青路面的破坏特点,提出了在现行的弯沉设计指标基础上,增加路面疲劳开裂和车辙作为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研究指标,认为这两项指标能够反映较长时间内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并能有效地反映路面的使用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0.
掺加矿物细掺料———硅粉是提高路面混凝土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针对重载交通特点,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硅粉路面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分析了硅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结果表明,硅粉的掺入虽然对混凝土早期强度不利,但有利于后期强度的提高。在最优配合比条件下,硅粉路面混凝土28d的抗折强度达8.30MPa,而抗压强度达60.83MPa,完全能满足重载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