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佛教理论的世俗化和道教教义的民间化,为佛道二教的融合提供了可能。信众只从自身需求出发、不分教派的信仰行为使佛道二教界限趋于模糊。观音与慈航、地藏与药王等"兼职"现象,进一步强化了佛道二教彼此的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寺庙和道观的建筑规制高度一致;民间信众佛道不分;民间佛道二教的宗教活动内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62.
本评论了各家争论的意见,并引用了大量史料,旨在推翻“食量说”、“五斗米道说”、“两个钱说”、“一碗饱饭说”、“五斗米道教教徒说”等解释,认定古人的“俸禄说”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3.
《科学大观园》2009,(21):66-68
丝绸之路为炼丹家们带来了异域的矿物、植物和香料 中国的炼丹术,源自远古时期人们对长生不死的向往,战国时期方术盛行,一些方士认为只有金石之类的不朽之物方能成就人的不死之身,用金石炼丹由此肇始。东汉末年随着道教的产生,炼丹术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修炼实践相结合,目趋兴盛。炼丹服药之所以在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蔚然成风,与当时对道教的推崇密切相关,这一点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64.
分析比较中国古代道家和道教学者提出的宇宙演化理论与现代大爆炸宇宙论,认为这两种理论在基本思想认识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同时也有本质的区别,由此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道家和道教学说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5.
道教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三才相盗”的平等观念、“德及微命”的生命关怀和“我命在我”的技术限制几个方面阐发道教生态伦理智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6.
道教的步罡踏斗与舞蹈同为肢体语言,分别隶属于宗教和艺术文化范畴。它们二者间存在着一些区别,也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区别主要在于:步罡踏斗作为肢体语言不塑造具体的形象,而舞蹈艺术则必定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步罡踏斗动作的发出存在着道教理论上的依据,舞蹈动作的演绎则不存在外在理论上的根据。它们的相通之处在于:两者都被认为具有实用功能,还有人认为两者都源于对动物行为的摹拟,都被认为具有通神功能,两者的动作都具有虚拟化、程式化特征。  相似文献   
67.
张亮  史翠萍 《科技信息》2010,(18):149-149
山东省拥有深厚而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当前着力开发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对其旅游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认真分析开发现状,总结经验,理清发展思路,而且在充分利用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做到这些,道教文化资源底蕴对山东旅游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68.
台州道教在清代之前即已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清代台州道教,全真道占据主要地位。本文具体阐述了清代全真道在台州的历史,指出:嘉庆之前,天台桐柏宫是台州全真道的中心;嘉庆之后,台州全真道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地处黄岩的委羽山大有宫,并以此为据点向周围扩散;清末,台州全真道的中心再次转移至温岭。  相似文献   
69.
道教的性质     
道教的性质古今不同,不能据今以推古。古代道教具有"贵生"不鄙夷女性"的特色,它不拜鬼神、禁止杀生、不奉祭牲、不处理丧葬事宜,也不绝欲。它在发展中羼入了民间的巫俗方术,在对性的态度上也有"起于不禁欲,继而纵欲,再则禁欲,转而虚欲,且复以性交为修真之秘要"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曲解道教的性质与特质。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批评了"由少数民族风俗论道教"由巫术解释道教"或"倚仗田野调查方法和民俗学方法论道教"的方法论之误,也批评了某些学者对道教斋醮科仪的误解,从而提出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70.
李约瑟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重要特色就是极为推崇道家和道家思想,这就是李约瑟的"道教情结".这种情结的形成与他在1945年10月相遇访问河南大学初识<道藏>有缘.本文叙述了他形成"道教情结"的背景,访问河南大学的过程,看到<道藏>的惊喜,同河南大学的联系,道家思想使他成为有机论哲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