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浙江道教史发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在道教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浙江的道教学者、思想家和著名道士也长期在浙江传道、讲学,他们的行为与思想构成了浙东学派诞生的部分前奏和思想背景,其影响使得浙东学派形成了一些独到的特点和富于特色的面貌。浙江目前仍保存有众多的道教历史遗迹。这两方面说明,浙江当之无愧地可以称为道教大省。在历史上,浙江道教注重道、学、术的紧密结合,观念开放,态度务实、灵活,注重创新,长于著述,注重文献的保存、继承与阐述,对中国道教和传统文化有重大的贡献;现在它正在发展中。可以相信,它在未来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
中国道教史背景下的浙江区域道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道教大省。全国十大洞天,浙江占三;三十六小洞天,浙江占十;七十二福地,浙江占十八。浙江与道教的渊源之古可溯至神农时代,此后,浙江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道士、宗派领袖、思想家,一大批籍贯不是浙江的道教学者、思想家和著名道士也往往长期在浙江传道、讲学,如魏伯阳、葛玄、葛洪、杜子恭、孙恩、卢循、许迈、陆修静、陶弘景、孙游岳、顾欢、马湘、司马承祯、杜光庭、闾丘方远、罗隐、施肩吾、张无梦、陈景元、张伯端、林灵素、胡莹微、白玉蟾、莫月鼎、王惟一、刘大彬、杜道坚、林灵真、黄公望、金志扬、何道全、闵一得、卫真定等,他们撰写了《周易参同契》、《抱朴子》、《真诰》、《悟真篇》、《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太乙金华宗旨》等众多在道教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著作。目前,浙江仍然有众多的道教历史遗迹,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浙江的道教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正因为如此,才有专家断言:“写不出浙江道教史,就写不好中国道教史。”  相似文献   
33.
羌族宗教文化是青藏高原文化的有效构成,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始终是羌民族宗教文化的核心信仰。地处汉藏之间的羌民族,其民族宗教文化与道教、苯教及藏传佛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34.
田璐 《科学之友》2015,(1):20-21
<正>"桃木是中华民族吉祥文明的象征,桃木剑雕刻工艺同样也是芮城永乐当地文化的象征,它不光承载着山西民俗文化,也承载着道教文化的内涵。"永乐桃木雕刻传承人李艳军如是说。桃木灵剑来自700年前吕洞宾故里说起桃木剑,很多人会想到神话故事中神仙老道背后的那把木剑。而在现实中,桃木剑的确是道教的一种法器,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也被认为有  相似文献   
35.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随着道教的发展进入高潮,道教志怪小说创作亦发展到新的阶段.继葛洪《神仙传》之后,众多真人传记风行一时;受其影响,一批有成就的道教志怪小说如《汉武帝内传》、《十洲记》、《周子良冥通记》等纷纷问世,由此带来了此时期道教志怪小说创作的大丰收.  相似文献   
36.
生态保护与道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国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优先发展的产业。继’97中国旅游年,’98华夏城乡游之后,国家旅游局拟推出’99生态环境游,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何更进一步也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从生态保护与道教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一个旅游资源开发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37.
白族地域道教藏书源于两晋,盛于明清时期,在对中原道教典籍的收藏活动中,产生了大量具有本地特色的道经,研究白族地域古代的道教藏书是研究白族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通过"格义"的方法,依托《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实现了其中国化目标并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到隋唐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佛道两家的关系更为复杂,既有合作也有斗争。此时,道教理论家通过"援佛入道",从而提高和完善道教理论建设。成玄英和杜光庭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既促进了道教义理建设,又为佛道的融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9.
40.
谭峭是我国唐末五代时期参佛悟道造诣极深的道门硕儒。他强调内丹外法道教修炼方式。著有针砭时弊、泽被后世的六卷道书《化书》,对内丹修仙之术和虚实相生道教哲学理念做了文约而意丰、辞婉而理骋的诠释和解读。同时,以道论世,蕴涵着浓郁的民本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