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46篇
教育与普及   1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5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404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83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儿童休闲生活的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可能诱发阻碍儿童发展的道德风险点。为了保护儿童免受网络游戏道德风险的伤害,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和游戏分析的基础上,以塞伦、齐默尔曼和费尔南德斯的游戏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家政策文本中的学生品德发展评价标准,建构了本土化的网络游戏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专家、游戏者、教育者等多方的访谈和调查,最终拟制出针对儿童网络游戏的道德评价标准,为儿童健康使用网络游戏,更好防范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引发道德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在司马氏利用名教控制天下的情况下,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来反对虚伪名教的束缚,提倡个性解放,主张万物要遵循自然规律与法则,顺应其自然本性发展。实际上嵇康并不是反对一切道德和名教,而是通过“任自然”来回归到原初时代。顺应自然和人之性情的名教,是要超越现在而回归过去无欲、无贪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3.
技术时代,考察人技关系不仅成为哲学的重要论题,亦成为面向技术境遇的生存论题。维贝克"技术道德化"思想是当下考察人技关系的典例,自身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理论困境。从现象学维度考察维贝克"技术道德化"思想,以人的技术生存为逻辑原点,尝试消解其理论困境,重构人本主义技术伦理,进而重塑面向技术境遇的生存态度。  相似文献   
104.
学界对"技术人工物能否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持肯定答案的观点较多关注技术人工物不断增强的社会角色,持否定答案的较多关注道德行动体的标准哲学概念及其既有定义、特征。回答该问题的关键在技术人工物是否满足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具有意向性和自主性是存在物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技术人工物基于技术功能和物理结构两重性之上的三元意向性、基于技术中介理论的差异自主性,使其满足了成为道德行动体的必要条件。在"人-技术"综合存在中只有技术人工物的自主性和道德敏感性强于人的时,它才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技术人工物作为道德行动体存在,既扩展了技术设计者的伦理责任,又拓展了伦理学的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105.
源于道德与法律二者关系的"德法之辩"命题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中,尤其是命题"本天立人"价值目标的建构模式,使我们不仅可以知悉法律制度体系价值目标的建构进程,而且可以领略到法律所具有的强大约束力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发挥其约束力的基本逻辑。更为重要的是,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价值内涵,以及法制文明基本特质形成的基本文化背景。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对于当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那就是如何型构出法律制度体系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红岩嘉陵江大桥左岸岸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边界规模、地层岩性、结构特征,通过研究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该滑坡的形成机制为塑流-拉裂式,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及暴雨状态下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7.
青少年道德赋能已是国外成熟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引入我国后无疑对青少年德育的发展创新注入新鲜血液。道德赋能突破了青少年是一个充满破坏力群体的刻板思维,从相信每一位青少年均充满灵性和巨大潜力入手,通过道德赋能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双重目的意识、语言表达的力量与理解力、服务品质和灵性感知能力等,以此唤醒青少年内心潜藏的无限能量,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108.
在康德看来,道德教育必须秉承精确的原则和正确的方法。道德教育的核心是建立一种思维方式,即思入本体,体认自由和道德法则的实在性,并使之成为德性的纲维。道德教育不能采取培养道德习惯、道德情感和以幸福作为最高原理的方法,而应该引导和启发受教者逐渐获得经过一再提纯的原理,以道德法则直接决定自己意志的动机,而不使之杂入任何经验成分。这对当今的道德教育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当代大学生从影视中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影视文化对他们的道德品质产生了重大影响。道德情感作为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中介,影视文化对道德情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是大学生的心理推动力,驱使学生把内在道德认知外化成道德行为。我们需要从道德情感的角度来探讨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力图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0.
大学生在婚恋观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正视盲目追求现代性所带来的认识误区,又要考量传统婚恋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实践意义上,物化与享乐主义思想,逃避义务、虚无责任的态度,违背善良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利于积极婚恋观的培养,而贤贤易色、相济相生、互敬互爱、忠贞不二等传统婚恋道德有助于健康婚恋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