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8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84篇 |
教育与普及 | 9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31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5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72篇 |
2013年 | 182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62篇 |
2010年 | 282篇 |
2009年 | 352篇 |
2008年 | 360篇 |
2007年 | 378篇 |
2006年 | 210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85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91篇 |
2001年 | 175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工道德智能体自主程度越来越高,其引发伦理困境的实质是自主机器系统的“技术偏见”与人类伦理价值的冲突.当前人工道德智能体的建构依赖的特定技术模型或伦理理论并不完善.价值敏感性设计为人工道德智能体的实现提供多维视角,是一种整体性、动态性的实践方法论.在该框架下,人类价值被系统性分析并被嵌入到人工道德智能体之中,但该方法仍... 相似文献
42.
43.
刘红旗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9-22
孔子仁学包含着东方人文主义和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伦理体系及其建构的方法论。在我国目前的转型期社会,一方面应积极弘扬孔子仁学中的人文主义,达到为先进道德伦理的生成进行“烧荒育肥”的目的;另一方面应积极借鉴其在构建封建社会道德伦理规范方面的方法论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先进的道德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44.
45.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
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孕育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社会生态人人格,在促进人的自然生态、心灵生态和社会生态和谐共生的协同演进中形成了生态人格、道德人格、和谐人格互为统一、互为条件的人格内涵,集中表现出平衡和谐与全面发展的统一、道德实践与主体间性的统一、生态精神与道德自律的统一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46.
47.
青少年道德赋能已是国外成熟的教育理念,这一教育理念引入我国后无疑对青少年德育的发展创新注入新鲜血液。道德赋能突破了青少年是一个充满破坏力群体的刻板思维,从相信每一位青少年均充满灵性和巨大潜力入手,通过道德赋能与学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双重目的意识、语言表达的力量与理解力、服务品质和灵性感知能力等,以此唤醒青少年内心潜藏的无限能量,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48.
林小妹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4-34
当前加强青少年的“网德”培养 ,是刻不容缓的大事。笔者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网德”培养 ,应从加强法治与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来统一协调地进行。一、加强法治与管理 ,把法制教育与加强管理和道德教育相结合 ,并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上网下成长环境首先应尽快出台有关制约黑客行为、制止网络信息污染行为 ,关于网络中的隐私权、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的法规和管理条例。严惩网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其次 ,要运用技术手段构筑信息海关 ,拦截危害青少年的垃圾信息 ,并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等等。二、加强对青少年的… 相似文献
49.
郭震东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0(1):85-90
为使科技迅速发展,有关科技的方针、政策.科技管理体制以及科技对策都要通过科技管理实施贯彻。因此,必须重视科技管理工作。本文论述了科技管理队伍的自身建设'科技道德修养的“软件”作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三性”以及要注意政策的研究和系统工程应用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50.
洪绍青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4):119-121
学校德育要承担好培养年轻一代德性的责任,必须贴近生活,因为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源泉和归宿,德育根植于生活才能有实效。学校德育可以通过从生活价值目标、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生活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对学生施以具体的指导和培养,夯实年轻一代生活道德基础,增进社会生活和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