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兴民 《科技信息》2011,(23):I0194-I0194
《聊斋志异》中有一则著名的关于求道者的故事:劳山道士法术无穷,门人甚众。尝剪纸为月,掷箸为人(并为人所亲见)。有王生者,受业劳山道士,不堪其苦,数月后求归。道士授之穿墙口诀,戒"归宜洁持,否则不验"。生自诩遇仙,试之于妻,头触硬壁而踣。  相似文献   
12.
作为民间乡村社会乞福消灾仪式的一种,古老的安龙补土醮曾于上世纪末一度复苏于赣西广大范围内的乡村农村,并成为当时乡村社会带有家族性特点的集体娱乐活动。安龙补土醮就其本质来说,是对土地龙神的安抚,以解决屋场因龙脉轻而带来的种种不顺。仪式相对简单的安龙补土醮有着鲜明的特色,即其法事集中围绕对守宅之土地神龙的安抚,土地龙神成为整个醮事神祗系统的中心。带有万物有灵信仰遗存的安龙补土醮仪式折射出了脆弱农业经济社会的人们对土地的依赖与对家庭、家族生活的倚重。  相似文献   
13.
长生不老是历代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所追求的理想之一。古代人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就是服食所谓的“金丹”(五石散之类)。这种服食之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萌芽,以后各朝各代皆推崇倍至,而唐代更是风靡一时。唐人服食所需的“金丹”的来源主要是药材商人的贩运、地方官员的馈赠及道士的采集。唐人的服食风气,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长生不老,而是侧重于“资嗜欲”。它初由道士导之,帝王将相溺之,因而唐代十分盛行。由于唐代服食风气如此盛行,因而在白居易的诗中保留了大量有关“服食风气”的篇章。通过对白居易诗集的考索,不仅可以考证当时社会风气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可以借此明了唐代社会的若干难解的问题,以诗证史。  相似文献   
14.
长生不老是历代帝王将相,乃至平民百姓所追求的理想之一。古代人求长生不老的方法就是服食所谓的“金丹”(五石散之类)。这种服食之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萌芽,以后各朝各代皆推祟倍至,而唐代更是风靡一时。唐人服食所需的“金丹”的来源主要是药材商人的贩运、地方官员的馈赠及道士的采集。唐人的服食风气,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长生不老,而是侧重于“资嗜欲”。它初由道士导之,帝王将相溺之,因而唐代十分盛行。由于唐代服食风气如此盛行,因而在白居易的诗中保留了大量有关“服食风气”的篇章。通过对白居易诗集的考索,不仅可以考证当时社会风气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可以借此明了唐代社会的若干难解的问题,以诗证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