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39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576篇
系统科学   680篇
丛书文集   1045篇
教育与普及   4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62篇
现状及发展   127篇
综合类   2025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290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109篇
  2012年   1430篇
  2011年   1665篇
  2010年   1554篇
  2009年   1535篇
  2008年   1755篇
  2007年   1601篇
  2006年   1219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908篇
  2003年   903篇
  2002年   733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445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43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抓好专业建设、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办学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中要处理好数个关系;内部管理要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依法办学,规范议事制度;办学特色需注重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42.
树立大体育观、正确理解体育课程、参与学校体育计划的制订和实践学校体育是体育教师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学校体育教师应参与到学校体育全过程中去,以全面、正确理解学校体育,并亲自执行使之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43.
传统有机物性质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费时而意义不大,偏离了有机实验课教学主要目的和任务,不符合时代要求,改革势在必行.该文作者根据在理论上、实践上对传统有机物性质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的分析对其进行了重大改革,尝试新方法,提出了设计式鉴定未知物实验.实验学时从原来占40%减少到12%,大大提高了实验课效率,学生实验的主动性、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4.
氯仿在悬浮TiO2体系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光还原沉积法制备的掺铂TiO2纤维和商用TiO2作为催化荆,对氯仿进行光催化降解。通过测定Cl^-浓度发现不同通O2方式对氯仿的光降解有很大影响,O2的存在,促进了氯仿的降解;并进一步对溶液中的溶氧量(DD)测定,发现DO值呈线性下降且氯仿降解过程中有氧降解和无氧降解2种机理是共存的;同时发现上述2种催化剂的反应现象大相径庭,并结合了有机质液相吸附理论对其反应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纤维状微观结构是其高光催化性能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5.
用GAL器件实现了脉冲宽度调制(PWM)。阐述了设计原理、设计实例以 及与单片机的接口。  相似文献   
46.
给出了Fuzzy函数的基本性质,纠正了杨纶标在[1]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47.
48.
49.
古代三大逻辑传统从其产生直到中古,都以对话和辩论的原则和技术作为重要的或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希腊逻辑发展而成的现代逻辑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现代逻辑的主流是被称为现代形式逻辑的数理逻辑。论辩逻辑服务于“取当求胜”,它属于并非形式化的逻辑。由于现实需要,特别是在法律论辩的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论辩逻辑正在复兴,并有所创新,而且从中国名辩学和印度因明学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50.
共相问题是逻辑学和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对共相本质的争论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代表了在该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三世纪,波菲利提出了关于共相的三个最根本的问题,但他没有做出结论。六世纪初,波爱修斯着力于用逻辑的方法再论共相的实质,但他的结论动摇于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间,并最终归于柏拉图主义。他的这一结论加剧了对共相问题的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