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3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39篇
系统科学   198篇
丛书文集   222篇
教育与普及   1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0篇
现状及发展   54篇
综合类   567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思想方法的更新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对这种标志的认识,在哲学史和文化史研究中通常不被人们所重视。人类思想史上最鲜明、最有意义的科学思维模式,主要表现为本文论及的五种类型,这些思维模式的互补与进步,是东西方文明相互推进的内在标志;对它们的研究和探讨,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2.
温公颐先生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涉及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两个层面。其中,一般原则主要包括"贵有创见"、实事求是和发展的观点3个方面。具体方法主要有比较的方法、语言学的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等。温公颐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简单比附这一思路与方法的有力矫正。  相似文献   
23.
计算机化简逻辑函数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计算机化简逻辑函数普遍存在操作复杂、存贮容量大、运算速度慢等问题,该文用改进的重复包含算法寻找逻辑函数的质蕴涵,选择极值法求最小覆盖,并对循环函数进行处理。实验表明,这种算法可以减少存储容量、加快运算速度,而且可以增大算法的应用范围。因此,该算法在数字电子设计自动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社会的发展及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使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成为必然.本文认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构建课程结构的中心,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5.
在常用数字式计数显示仪表中,常常会出现计数混乱,本文根据噪声干扰的理论,从T210构成的异步十进制计数出错分析入手,分析其产生逻辑故障原因,重点阐述了“窜扰”对集成线路地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6.
用GAL器件实现了脉冲宽度调制(PWM)。阐述了设计原理、设计实例以 及与单片机的接口。  相似文献   
27.
给出了Fuzzy函数的基本性质,纠正了杨纶标在[1]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28.
类比推理与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9.
古代三大逻辑传统从其产生直到中古,都以对话和辩论的原则和技术作为重要的或主要的研究对象。从希腊逻辑发展而成的现代逻辑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现代逻辑的主流是被称为现代形式逻辑的数理逻辑。论辩逻辑服务于“取当求胜”,它属于并非形式化的逻辑。由于现实需要,特别是在法律论辩的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论辩逻辑正在复兴,并有所创新,而且从中国名辩学和印度因明学中吸取营养。  相似文献   
30.
共相问题是逻辑学和哲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对共相本质的争论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代表了在该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三世纪,波菲利提出了关于共相的三个最根本的问题,但他没有做出结论。六世纪初,波爱修斯着力于用逻辑的方法再论共相的实质,但他的结论动摇于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之间,并最终归于柏拉图主义。他的这一结论加剧了对共相问题的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