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2篇
教育与普及   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11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从掌握造林基本要点、积累栽树窍门、加强后期林地管护3个方面介绍了提高裸根植苗造林成活率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杨新辉 《巴州科技》2007,(2):4-4,16
葡萄是.种世界性水果。由于其形状美观、色泽艳丽、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深得人们喜爱。特别是葡萄适应性强,栽培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结果早,见效快,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我州栽培最为广泛的果树树种之一。通过对焉耆、和静、和硕、库尔勒等葡萄主栽县市进行调研,初步了解了我州葡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究不同秋季施肥处理条件下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苗期生长、养分积累和造林效果的差异,为生产上培育油松良种壮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大田培育的当年生油松播种容器苗和裸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对照)、12、24、36 mg/株4种秋季施肥水平,于90%以上苗木形成顶芽后进行施肥处理,并于翌年进行雨季造林试验。测定造林前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养分含量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率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等指标,分析出圃苗木性状与造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处理下的油松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均表现最佳,该处理下容器苗整株生物量、氮、磷、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1.8%、31.4%、65.6%和48.8%;油松裸根苗受秋季施肥影响较小。容器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根>叶>茎,裸根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叶>根>茎;磷、钾含量在容器苗和裸根苗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均表现为叶>根>茎。雨季造林试验结果显示,油松造林效果受苗木类型影响显著,容器苗造林当年和第2年春季的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揭示长叶苦竹(Pleioblastus chino var.hisauchii)新造林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究不同年龄竹株的秆形特征及不同龄级竹地下茎的鞭根生长情况,为长叶苦竹及其他混生型竹的栽培养护和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查了南京林业大学溧水白马实验基地长叶苦竹新造林5年时的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标记整片竹林每株竹子的位置和年龄信息,随机选取3株1~5年生健康无病虫害竹株,测定其地径、株高、枝下高、每节节长和对应的节径等指标。追踪1~5年生竹鞭系,统计鞭段数、鞭节数、岔鞭数、芽数,测量鞭长、鞭径、鞭节长等指标。【结果】随着长叶苦竹新造林的更新,前4年新龄竹株数呈递增趋势。地径、株高和枝下高随竹龄的增长均呈递减趋势,且不同年龄竹株的地径和株高、枝下高和株高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竹秆每节节径由基部到梢部呈递减趋势,且每节节长和对应的节径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新龄竹每节节径、每节节长、平均节径和平均节长均大于老龄竹。鞭径、总鞭长、鞭段数和芽数随竹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鞭长、鞭节长、岔鞭数和笋芽数随竹龄的增长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造林第4年时达到最高。【结论】长叶苦竹新造林的年龄结构呈上...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太原地区石质荒山造林绿化的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原地区石质荒山立地条件的分析,提出了适宜石质荒山造林的5项技术措施。即适树省水、整地蓄水、保根带水、选天时抓水、栽植保水。  相似文献   
17.
王春芳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59-59,169
水分亏缺一直影响着干旱半干旱浅山地区的人工造林.近年来对造林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提高整地质量,通过降低造林密度和拉大行距汇集地表径流,采用壮苗是该地区造林成活、速生的三项基本技术措施.严格实施这三项基本技术措施,是取得人工造林成功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选择树种在种植设计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树种选择的原则,讨论了近年来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沙质地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的生长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立地类型与林分生长关系十分密切,泥炭性风积沙土最适宜这3个树种生长,水化性风积沙土和不均一性风积沙土相对不利于这3个树种生长。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地的生长表现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有优劣,林木生长速度表现为厚荚相思最快,木麻黄次之,湿地松较慢;抗强风能力则是湿地松最好,木麻黄次之,厚荚相思较弱;海岸前沿耐潮湿海风能力表现为木麻黄最好,厚荚相思次之,湿地松较差。木麻黄目前仍然是沿海防护林海岸前沿不可替代的造林树种,湿地松抗风能力最强,而厚荚相思最能适应沿海沙质地干旱瘠薄的恶劣立地条件且生长迅速,对土壤改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咸宁"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乡土树种功能及应用优势的分析,阐述了咸宁乡土树种的资源优势及在园林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园林应用中利用乡土树种创造行道树、城市森林等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