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6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398篇
系统科学   145篇
丛书文集   359篇
教育与普及   56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6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1028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624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591篇
  2009年   679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702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49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74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36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减小自适应滤波算法中较快的收敛速度与较低的失调量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归一化子带自适应滤波(VSS-NSAF)算法,并将其用于助听器声反馈抑制系统.该算法基于滤波器系数短时平均和长时平均之间的归一化距离,将滤波器的更新状态分为收敛状态、过渡状态和平稳状态.滤波器可在不同更新状态下自适应地使用不同步长,收敛状态下使用大步长以保证快速收敛,过渡状态下则使用逐步减小的阶梯状步长以进一步降低失调量,平稳状态下使用小步长以保证系统收敛至稳态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NLMS)算法及其他子带自适应滤波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平均稳态失调量更低.  相似文献   
942.
介绍了铝箔粗轧过程中黑色散油点的表现形式和产生机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引进岗位竞争激励长效机制,提高员工的产品质量责任意识;进行设备改造,加装和固定挡油、导流、三次吹扫装置,合理的调节轧制线高度和轧制出口排烟能力,发挥中间吹扫、中间接油板、边部辊缝吹扫、板面吹扫的作用,减少轧制带油;严格控制铝箔坯料内在冶金质量,减少轧制脱粉;加强工艺油品管理,预防轧制油品老化变质;搞好文明生产,定期清洁轧机.有效地减少了铝箔粗轧箔材表面黑色散油点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3.
川西须家河组前陆盆地构造层序及沉积充填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坳陷在须家河组沉积期为典型的周缘前陆盆地,受幕式造山运动的控制,其构造层序具有"二元体系域"的特征,即强烈造山期体系域和构造宁静期体系域。构造运动不仅控制着前陆盆地的层序地层发育,也会分配层序内部的沉积物充填。基于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地震、测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内构造层序类型及主控因素,阐明不同构造层序内部的沉积充填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须家河组在前陆盆地期(须二段—须五段)可以划分为2个构造层序,其中须二段和须四段为强烈造山期体系域,须三段和须五段为构造宁静期体系域;构造运动是控制研究区构造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强烈造山期体系域以粗粒沉积为主,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构造宁静期体系域以细粒沉积为主,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44.
诸广地区构造的分形特征及其找铀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液型铀矿的成矿作用复杂,构造是最重要控矿因素之一.利用ARCGIS9.2及ARCVIEW3.2软件,对诸广铀矿集区中巴尖兵三号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所解译的构造进行分形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分形特征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发现,构造分维值的大小和矿床(点)的疏密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性,分维值可以作为勘查靶区选择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945.
气藏在开采过程中,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加和地层压力的下降,生产中往往伴随着边底水、凝析油的侵入,这对天然气的开采危害很大,轻则使产气量降低,重则导致井筒积液、水淹停喷.该文通过对X-16井的实际带液能力及储量的分析计算,知道怎样判别气井积液,在气井初期积液可依靠自身能量能够满足正常带液生产,但随着气藏能量的下降,带液效果不佳,需要外在措施来满足排液采气需要,通过计算该井剩余储量来评估采取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46.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做一定的铺垫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临床见习中对新生儿科常见疾病的认识、理解、记忆,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临床知识,我们将小讲座教学、参与式教学、典型病案讨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教学。结果该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新生儿疾病的学习兴趣,还教会了同学们如何理解、分析、记忆各种疾病的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47.
随着定位设备的普及以及大规模移动轨迹数据的快速涌现,使得基于移动轨迹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研究变得越来越热,其中一个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是从GPS轨迹中抽取路网结构.然而如何有效地从轨迹数据中探测交叉口并进而构造路网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轨迹点聚类的交叉口探测算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路网快速构造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地确定交叉口的位置及数量,且利用探测到的交叉口能够实现路网结构的快速构造.  相似文献   
948.
两种煤样渗透率对轴压及围压变化响应特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两种不同煤样在轴压及围压变化作用下的渗透率演化关系,利用自主研发的含瓦斯煤岩热-流-固耦合三轴渗流试验装置,开展变围压及变轴压条件下煤样渗透率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轴压与围压加载使得两种煤样渗透率均减小,轴压及围压变化对于构造煤软煤样渗透率影响特征均符合负指数函数分布规律;轴压变化与硬煤的渗透率变化符合直线变化规律;围压对于硬煤渗透率影响特征符合负指数函数分布特征,均给出了拟合参数;2轴压变化对于软煤样渗透率的影响大于硬煤,围压变化对于两种不同煤样渗透率的影响远远大于轴压。研究结果为采动条件下渗透率演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9.
为探明龙门山构造带隆升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 基于龙门山构造带东西两侧下地壳物质层属性差异巨大的特征, 进行3组PFC2D离散元数值模拟对比实验, 将深度扩大至下地壳, 记录颗粒运动状态, 实现定量化分析。实验得到的变形结果及模型颗粒运动矢量图显示, 在下地壳物质属性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 板块碰撞挤压应力及地壳厚度的差异不会在龙门山构造带形成巨大的地形高差。当下地壳黏度系数存在明显差异时, 软弱下地壳物质层颗粒相对运动速率为1.5~2.94 m/s, 平均运动速率为1.62 m/s, 大约是坚硬下地壳层颗粒平均运动速率的54倍。模型中部(龙门山构造带)出现隆升变形, 纵向影响范围为94.74%, 隆升幅度为19.85%。软弱下地壳上覆的中地壳和上地壳颗粒具有较大的向上速度分量, 上地壳物质层上涌趋势明显。巴颜喀拉块体和四川盆地地壳存在20 km的厚度差异, 使得龙门山构造带隆升幅度由14.79%增至19.85%。综合分析3组离散元模拟实验结果, 得出巴颜喀拉地块下地壳物质层与四川盆地下地块物质层的黏度差异是龙门山构造带垂向隆升变形最关键控制因素的结论, 在下地壳黏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的前提下, 巴颜喀拉块体和四川盆地的地壳厚度差异对龙门山构造带纵向上逆冲隆升幅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50.
通过钻井和油藏解剖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藏类型除少量基岩潜山油藏外,主要为断层油藏,纵向上以南一段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最富集,平面上呈11个富集区分布,以塔南中次凹和贝中-南贝尔东次凹北洼槽油更富集。油成藏可分为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3大类成藏模式,自生自储式又可分为洼中隆、缓坡断阶带和陡坡断阶带或断鼻3种成藏模式,油成藏模式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3个方面:①缓坡断阶带油成藏模式是油富集的最主要成藏模式;②成藏模式越发育的的层位,油就越富集;③成藏模式越发育的地区,油也就越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