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25篇
丛书文集   73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15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为了对水泥窑应用SNCR控制技术时CaO催化NH3氧化问题进行研究,该文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温度(650~950℃)、NH3体积分数(100×10-6~1500×10-6)和O2体积分数(0~4%)对于CaO催化NH3氧化作用的影响。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量NH3和NO组分的体积分数。实验结果表明:CaO催化NH3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NO的选择性随NH3体积分数增加而下降,随温度和O2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基于NH3转化率和产物NO选择性随NH3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提出CaO催化NH3氧化的首要途径是NH3和O2的吸附,吸附态NH3会与O2反应生成NO,而非前人提出的NH3与CaO反应生成CaN。采用该机理可以较好地解释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82.
陈小龙  董海明 《甘肃科技》2011,27(23):35-38
介绍了Prime—G+技术在兰州石化公司新建180万∥8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应用情况,装置标定结果表明:催化汽油硫含量从0.0195(m/m)%降低到0.00385(m/m)%,RON损失1个单位,(RON+MON)/2损失0.6个单位,达到了Prime—G+工艺设计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83.
提出一个在高品质腔中实现相位门方案.该方案通过控制原子和腔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所需要的共振作用,而让其它的原子跃迁由于大失谐可以绝热去除.由于仅原子基态参与作用,该方案有效抑制了原子自发辐射的影响;同时,不需要对腔中原子独立寻址,进一步降低了实验难度.  相似文献   
84.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Co(meamp)(amp)Cl][ZnCl4](meamp=2-[(N-甲基乙基)氨甲基]吡啶,amp=2-(氨甲基)吡啶)体系配合物的一异构体.元素分析及13C NMR,1H NMR检测表明,配合物是标题体系中的一异构体且配合物阳离子中可能具有C—H…π结构或C—H…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5.
以含可交联基团的磺化聚醚醚酮(SPEEK)为基体材料,通过分别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石墨烯(GO)和磺化石墨烯(SGO)制备了SPEEK/GO及SPEEK/SGO复合膜,并通过各种性能测试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纯SPEEK膜相比,SPEEK/GO及SPEEK/SGO复合膜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其阻醇性、质子传导...  相似文献   
86.
以杯[4]芳烃为平台、氨基吡啶基团为识别位点、萘环为荧光基团,合成了一类新型荧光化学传感器.采用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的性能及荧光分子识别有机酸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荧光分子在乙腈溶液中能选择性识别芳香族有机酸,表现出荧光淬灭现象,其与有机酸络合能力的大小依次为:对氰基苯甲酸>对氯苯甲酸>对甲氧基苯甲酸>苯甲酸.  相似文献   
87.
为了提高对Pb~(2+)的吸附选择性及吸附量,采用共沉淀法,以CaCl_2和(NH_4)_2HPO_4为原料、葡萄糖碱性溶液为反应介质,制得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6(OH)_2,HAP)。采用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粒度仪、物理吸附仪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HAP对Pb~(2+)的最优吸附条件和在Pb~(2+)和Cd~(2+)混合溶液中HAP对Pb~(2+)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制备的HAP呈细小的颗粒状,粒径均匀分布,平均粒径为220 nm左右,结晶度较差;将HAP样品在600℃马弗炉中煅烧2 h后,样品结晶度变大,但吸附效果远低于未煅烧的样品,因此选择未煅烧的样品作为吸附剂。在HAP用量为0.1 g/L、pH=6、温度为30℃、Pb~(2+)初始质量浓度为140.3 mg/L、饱和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HAP对Pb~(2+)的吸附量达到1 412 mg/g左右;在Pb~(2+)和Cd~(2+)混合溶液(Pb~(2+)初始质量浓度为70.8 mg/L,Cd~(2+)初始质量浓度为83 mg/L)中,HAP对Pb~(2+)的吸附量是Cd~(2+)吸附量的2.26倍,对Pb~(2+)的选择性系数达到1 961.73。  相似文献   
88.
硫酸预活化测定痕量氟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种在0.5 mol/L的硫酸介质中先活化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然后再在含有硫酸总离子强度调节混合溶液(TISAM)介质中测定痕量氟的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0-2~1.00×10-7mol/L,检出限为1.9μg/L,应用到绿茶饮料、水、牛奶中痕量氟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9.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ISE)占据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很多高校开设了相关实验,使用商品化的晶体膜ISE.但其价格较高,寿命不长,更换电极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解决此问题,采用聚合物膜ISE替代传统的晶体膜ISE.以钙离子测定为例,制备出聚合物膜钙离子ISE,其线性范围为1×10-6 mol/L~1×10-2 mol...  相似文献   
90.
GC/MS法测定尿中的8-羟基脱氧鸟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尿中的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根据MS的定性结果,强峰m/z 383对应的碱基 1(B 1)为8OHdG的特征离子峰.利用选择性离子扫描方式(SIM)进行定量分析,测定结果重复性较好,整个分析流程的系内相对标准偏差为4.23%,系间相对标准偏差为8.25%.该方法的检测限可达0.5 nmol/L,线性范围为5~10 000 nmol/L.分析尿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12%,并测定了正常人和癌症病人尿中8OHdG的排放水平,癌症病人尿中8OHdG的排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