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51.
靳林杰 《科技信息》2011,(25):I0114-I0114,I0107
鹤煤三矿用于冬季供暖的只有一台DZL6-1.25-P型锅炉,当锅炉发生故障时,需进行停炉处理,就会造成全矿供暖停止,给职工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鹤煤公司三矿在锅炉房安装了一台BR050M型板式换热器,并改造了相应的供暖管路,当DZL6-1.25-P型锅炉出现故障时,BR050M型板式换热器投入运行,保证了部分重要地点的供暖需求。  相似文献   
52.
在加工不锈钢换热器过程中,采用兰州理工大学研制的不锈钢活性剂,通过对比试验,在使用活性剂和未用活性剂两种情况下,对板式换热器的焊接工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焊接规范下,采用A-TIG可以不开坡口一次焊透6mm的试样,焊缝成型美观,余高适中,得到的换热器符合产品要求,与传统的TIG焊相比,可显著的增加熔深,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3.
当换热面试件中带有封条或其他必须考虑横向导热效应的材料时,这部分材料的质量是否要计入换热面介质的质量,计入多少,将对现有的瞬变传热试验配比结果产生较显著的影响。本文求得了封条质量修正系数的近似分析解,并给出了修正系数图,可以准确、方便地得到参与换热、需要计入换热面质量的那部分封条质量的份额。对封条质量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一封条质量修正的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4.
本文研究了酸枣的间歇浸取、半连续逆流浸取、连续逆流浸取工艺,提出了最佳浸取条件。在浸取温度为55℃,水枣比为3.8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浸取率达到92%,浸汁浓度为14°Brix。并用浸取能力值对这三种工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5.
用数值方法求取了换热管在不同的档板间隙、刚度及激振力下的撞击力及动态响应。对撞击力作等效线性化处理,将间隙支承转化为等效线性弹簧刚度K_(eq)支承。并得出如下结论:(1)K_(eq)和激振力、激振频率、档板间隙有关,等效线性系统的响应和撞击的瞬态响应大体上是一致的;(2)激振力、档板间隙对撞击力起重要作用,但这种影响并不呈线性关系,若间隙进一步增大,则撞击力增长趋势减慢;(3)档板刚度对撞击力影响显著,但对碰撞的瞬态曲线的影响并不明显,减小间隙最终受制造工艺制约,但结构上改变档板刚度是有可能减少磨损的。  相似文献   
56.
在热管换热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编写出了热管换热器计算机设计程序,并将回归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应用于重力式热管换热器的多参量优化设计之中,得出了8个设计参数的回归方程与建立出优化设计模型,并给出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设计方案。为热管换热器的多参量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7.
对东风C4超薄管板换热器失效形式进行了分析,冷却管组自重变形、空气压力、冷管组自重引起的剪力和挤压应力、银磷铜钎焊的连接强度和振动是主要原因。在设计除了考虑拉脱强度、剪力、挤压力、焊接应力外,还应考虑振动的因素,管板与冷却管的连接改为锡钎焊,管组增加支撑,严格控制焊接工艺,δ取计算中的较大值。  相似文献   
58.
对分级超结构换热器网络模型的温度计算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精确解方法,同时得到了显式解析解,并以这一解析解为基础,设计了以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为主,结合最速下降法的混合遗传算法,此外还在算法中引进精英策略和结构变异策略.应用实例的计算结果显示了这一混合遗传算法对于换热器网络的参数和结构都具有良好的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59.
地源热泵的套管式地下换热器传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能量平衡,建立了地下浅埋套管式换热器传热模型,求解并分析了影响传热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强化换热的措施,给出了相应的函数关系图。  相似文献   
60.
流体在并联管组换热器中的流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换热器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离散模型计算方法可得到流动工质在并联管组内的流动特性,在对离散模型的建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来确定离散模型中的关键系数,即集箱中的静压变化系数和支管进出口的阻力系数,通过离散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说明与简化的连续模型相比,离散模型是一种更为符合并联管组流动特性的理论模型,同时也表明了用BP算法来确定离散模型关键系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