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0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60篇
系统科学   238篇
丛书文集   264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33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6 毫秒
961.
除环上矩阵的Г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2.
本文讨论了Birnbaum-Saunders疲劳寿命分布及其对数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个新估计方法,并用实例说明新给估计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3.
已知矩阵A,求矩阵B,使得AB=I。对于A是可逆方阵时,我们已知道怎样求矩阵B;当A是nxn的长方形矩阵时,又怎样求B呢?本文将给出一个方法-先把A增广为可逆方阵,再用初等变换法求之。  相似文献   
964.
本文给出了正则半群幂等元同余类为正则的充分条件;对正则半群存在非正则等元同余数给出了一个刻划,并证明了对任意的n∈Z^+(n〉6)都存在n阶正则半群,它具有非正则幂等元同余类。  相似文献   
965.
Doolittle对矩阵分解为在矩阵的各阶主子矩阵为非奇异的条件下,A可唯一的分解为一个下三角分块矩阵与一个上三角分块矩阵和乘积形式。本文给出若矩阵A的左上主子矩阵有一个r阶主子矩阵为非奇异的,则A可分解为一个下三角分块矩阵与一个上三角分块矩阵的乘积形式,并给出求逆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66.
本文研究一类半线性系统的能达域,应用Hilbert空间线性算子广义逆的理论和Sadovskii不动点定理,导出了系统能达域的若干解析式。  相似文献   
967.
阿尔泰造山带的逆冲-走滑构造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泰造山带的运动学研究证明,该造山带是由逆冲和水平左旋剪切合成作用的产物。水平运动分量沿造山带自SE向NW增大,致使造山带的运动从SE段的逆冲为主逐渐过渡到NW段的左旋走滑为主。横向上水平分量自造山带腹地(NE)向前陆(SW)增大,造成腹地逆冲、前陆走滑、中间为过渡状态的特殊运动方式。推测形成这种运动方式的原因是造山带闭合时的斜向碰撞和造山带前缘准噶尔地块的透镜体边界效应。  相似文献   
968.
李育文  李春文 《河南科学》1993,11(4):292-298
本文应用非线性系统的逆系统方法,研究了二容积液位系统的非线性控制问题,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验证。该方案不仅适用于大范围地调节液位的情况,而且避免了用线性控制方案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969.
本文给出了任一复矩阵 A 的广义逆 A_(T,S)~(2)的多种表示及其分量的多种行列式公式,从而得到许多重要的广义逆 A~+,A_(MN)~+,A~(d),A~#,A_(L)~(-1),A_(L)~(+)的多种表示和行列式公式,特别是 A_(MN)~+和 A~(d)的两个更简单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970.
为建立文题所述模型,以微乳液的稳定性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缔合作用、界面膜弯曲时产生的附加能量、各种类型的混合熵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静电作用。所得模型正确地反映了含蛋白质的逆胶束系统稳定的原因,较好地描述了蛋白质转移后胶束大小的变化以及蛋白质转移率随电解质浓度变化的特殊的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