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用游禽、涉禽及保护物种3类评价指标,量化分析拉市海湿地恢复区2010—2012年生态恢复期间越冬水鸟栖息地的适宜性状况,并对拉市海湿地恢复效益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①2010年湿地恢复区越冬水鸟的栖息地适宜性较差,但经过1 a时间的生态恢复,适宜性指数由0.471上升为0.840,生态恢复初期应是湿地恢复管理的重点阶段;②恢复后期涉禽和保护物种的种类与数量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适宜性指数稳步上升,在此阶段应着重加强日常管护水平;③2011、2012年越冬水鸟栖息地的适宜性状况远好于2010年,水鸟生境改善显著,湿地恢复效果明显;④采用水鸟栖息地适应性指数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判湿地生态恢复效益,具有简便、可行的优点,可为湿地区生态恢复效益分析提供一种基于鸟类生态学的快捷、有效的监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92.
针对芜湖市区划调整及市域空间开发中存在土地浪费、生态破坏、利用无序、盲目拓展等问题,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收集社会经济和自然属性数据,选择自然本底、生态敏感、城镇建设用地、交通可达性等指标,基于1km*1km的评价单元,从空间开发约束性和支撑性两方面综合评价,采用二维矩阵判别法得出芜湖市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基于适宜性分区及空间准入理念,实现产业发展布局与适宜性空间的耦合,构建芜湖市"一核三带"产业空间开发格局,为产业布局提供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293.
以lOOm×100m栅格为基本单元,建立基于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被的自然环境单要素评价模型和自然环境综合评价模型,系统评估了穆棱市自然环境的适宜性与限制性,定量揭示了穆棱市自然环境的地域类型与空间格局。研究表明;穆棱市地形起伏较小,气候偏寒.水文条件一般.地被条件区域差异较大;穆棱市自然环境以适宜性为主要特征,全区自然环境由3/4的适宜区,1/5的临界适宜区和近5%的不适宜区组成;穆棱市人口分布呈现“沿线集聚”的基本特征,全区97.5%以上的人口集中在自然环境适宜地区,2.5%人口分布在自然环境临界适宜地区,基本无居民点处于不适宜地区。  相似文献   
294.
根据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的安排,三峡库区巴东县黄土坡滑坡社区居民将搬迁到长江北岸官渡口镇后山的铜鼓包~学堂坪一带,规划面积2.5km2.本文以地质分析的方法,对新址规划区可能存在及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同时对新址规划区进行建筑适宜性评价.分析表明,新址区为粉砂岩和泥岩(T2b2)组成的基岩顺向坡,坡度15~25°,局部小于10°,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存在3个中等规模的滑坡、一个小型滑坡,滑坡现状稳定、预测不稳定但较易于工程治理;场地东部存在一处小型坡面泥石流,影响工程建设但较易于工程治理;外围地质灾害对新址区影响较小;新址区建筑适宜性总体良好,Ⅰ类、Ⅱ类场区分布面积约占整个规划区面积的50%,Ⅰ、Ⅱ、Ⅲ类场区约占整个规划区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295.
以千烟洲试验站试验数据为依据 ,探讨了一系列玉米品种在赣中红壤丘陵区的生态适宜性及其对伏秋旱的响应 ,并对玉米的水旱轮作和旱地间作等不同种植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发展畜牧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6.
阐述了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对于农业及经济发展的意义,通过对山西省太谷县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评价分析,从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土地适宜性原则、科学评价、综合整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97.
和林格尔县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制约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评价了和林格尔县土地资源对农林牧各业利用的适宜程度及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98.
采用有监督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了油用花生品质评价模型,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建立了油用花生的加工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油用花生品质评价模型中包括粗脂肪含量、油酸/亚油酸比值和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三个指标,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0。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将花生品种进行油用等级划分,筛选出的远杂9102、鲁花9号、徐花14、黑花生、海花1等品种制备的花生油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准确判断未知花生品种是否适宜花生油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9.
从资源环境条件、现状开发强度、绿色产业基础、社会经济支撑、技术服务条件等5个方面构建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对江苏省的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300.
以黑驼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合理选取评价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和选择土地资源评价的归类法,对区域内土地资源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指出这是区域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为评价该区域土地资源质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