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1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17篇 |
教育与普及 | 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综合类 | 3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浅层地温能属于新型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在能源资源短缺的当下,其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结合某市的水文地质特征、气候特点和地貌特征等情况,全面分析了该市浅层地温能的赋存。在分析该市浅层地温能赋存状态的基础上,探究了层次分析法下的浅层地温能适宜性研究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3.
24.
简王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
本文在分析影响大新县土地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确定该县的土地资源评价因素及其指标,指出其土地生产利用方向,旨在对桂西南喀斯特山区的土地资源研究作范例性探讨。 相似文献
25.
基于AHP-CV组合赋权的低丘缓坡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高效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优化土地配置、解决人地矛盾,以四川省内江市为研究区,构建低丘缓坡土地适宜性评价层次模型,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变异系数法(CV)确定评价因子主客观权重,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叠加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适宜性评价,将内江市低丘缓坡土地分为高度适宜、一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 相似文献
26.
以东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充分收集地质调查数据,选取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地表岩性、土壤环境质量、包气带厚度、包气带渗透性、含水层厚度和含水层渗透性等8个地质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中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占21.6%,适宜性较好的占0.28%,适宜性一般的占69.09%,适宜性较差的占9.03%。 相似文献
27.
赵雪芬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3-46
针对目前宁夏移民安置区缺乏适宜性评价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占有率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宁夏移民安置区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医疗设施、教育设施和人均土地占有率对移民安置区的适宜性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8.
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滨海旅游资源概念的基础上,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区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可达性4个方面构建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沿海经济带18个滨海县区为评价单元,综合应用主观赋值法和分异指数ID计算公式,建立评价模型,进行滨海旅游资源适宜性实证分析,研究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的等级和空间分异规律.结论:(1)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整体较好,但差异明显,大连市的适宜性最高,大洼县最低,其中最高区是最低区的1.7倍;(2)在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的4个等级中,大连市区、金州区、旅顺区和丹东为资源极适宜区,庄河、盘锦、凌海和大洼县的资源适宜性较差;(3)辽宁省旅游经济带旅游开发适宜性空间差异ID=0.7,说明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9.
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对石漠化地区开发适宜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区域空间管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利用限制性系数评价和社会经济、交通、生态环境等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IDW空间插值法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9种主要影响空间开发的生态因子和社会区域经济状况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盘州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区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上呈现出翰林街道、红果街道、两河街道和亦资街道最高,并逐渐向东部、南部和北部降低; 2)受限制性因子的影响,盘州市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级主要以Ⅳ级最不适宜为主,面积为2 531. 7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62. 42%,主要分布在盘州市东部,Ⅰ级最适宜和Ⅱ级较适宜面积为973. 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4. 00%,主要分布在盘州市南部与西部; 3)盘州市空间开发协调性高的乡镇有6个,协调性一般有17个,协调性低有4个,协调性高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盘州中部及北部,协调性低的乡镇是北部的乌蒙镇、中部的双凤镇、南部的大山镇和普田镇。石漠化地区发展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大,推进石漠化地区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农村聚落的调查,总结出农村聚落的形态和演化规律,对住区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对策和适宜性发展对策,探索中原地区农村聚落的建设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