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9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涛  王志有 《科技信息》2007,(11):45-45,19
采用Landsat ETM 数据,进行区域1:5万比例尺的基础土地利用调查,通过影像处理、野外调查、解译、质量控制、结果分析几个步骤,得到六盘山地区水源涵养林的现状,说明退耕还林工作对六盘山及周边地区的生态、气候等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2.
综述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过程中鼠害问题及防治现状.退耕(牧)还林(草)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鼠害始终是困扰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重要问题,截至2004年底,西部12个省(区)的鼠害实际发生面积已达264.3×104hm2,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内蒙古为最严重的省(区);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的压力、鼠类的天敌减少以及退耕还林(草)中缺少科学观念,仓促实施是鼠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鼠害对植被建设、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公共卫生安全影响巨大,但在治理方法上尚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黄土高原鼠害治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1)退耕还林(草)在总体规划中应纳入包括鼠害防治在内的林、草管护措施;(2)加大防治资金投入;(3)加强科学研究;(4)健全预测预报体系.  相似文献   
103.
四川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学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原理。本文针对四川省生态环境特征,对四川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提出了一些生态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能反映生态系统的退化、恢复或重建过程,也能为评价人类利用土地及其管理方式的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长期以来,有关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群落变化及其演变机理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通过综述退耕还林区土壤动物和土壤因子及地上植被之间的互动效应和演变机理,分析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以及...  相似文献   
106.
晏琼  仝新平  张旭红  晏珍  蔡琪 《甘肃科技》2006,22(12):22-25
通过对平凉市近年来退耕还林和粮食生产趋势的分析,指出退耕还林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及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远比退耕还林严重,并对维护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7.
泥沙连通性是表征泥沙在地貌单元间物理级联关系的重要参数,探讨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揭示流域内部水沙动态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土保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延河流域1990—2019年土地利用与径流输沙量等数据资料,结合连通性指数(index of connectivity, IC)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泥沙连通性时空分布的影响及与径流输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30年来,延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加之少量的建设用地扩张。2)1990—2019年,延河流域IC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2019年降低17.85%。退耕还林还草和建设用地扩张可有效降低泥沙连通程度,且退耕还林还草具有长期生态效益。3)IC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的增加趋势。流域中部是主要退耕还林还草区和建设用地扩张区,也是泥沙连通性明显下降区;流域西北部泥沙连通性较高,且随土地利用变化降幅较小;流域南部泥沙连通性低。4)IC与输沙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适用于流域输沙预测。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理解流域泥沙输移过程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布局和优化土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试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乐都县退耕还林工程经过五年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太原市退耕还林工程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中的分析和讨论,归纳了作业设计表格、设计技术、还造林林地认定、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0.
坡耕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但由于经营利用的不当,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退化、生产力较低等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往的实践总结出了多种综合治理措施。退耕还林治理坡耕地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水土流失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来达到生态、经济双赢。文中就退耕还林的理论基础、技术目的、退耕地治理实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