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7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59篇
系统科学   215篇
丛书文集   280篇
教育与普及   19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42篇
综合类   677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65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科技资讯》2014,(7):4-4
正稿件要求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2.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3.所有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4.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5.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相似文献   
992.
吴斌俞菲  杜春雷 《科技资讯》2014,(8):69+71-69,71
在接触线拉拔工艺中,拉拔模具与配模道数是铜合金接触线拉制工艺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采用上引连挤法制造的铜锡合金杆坯作为原材料进行拉拔,对比了三道次、四道次不同减面率的配模拉拔,生产出CTS120接触线产品。试验得出四道次配模拉拔过程中杆温平均在60℃~80℃,产品表面光亮,各项主要机械性能符合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的国家标准要求,且采用四道次配模拉拔,加大拉拔速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生产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93.
刘梦茹 《科技资讯》2014,12(19):76-76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我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世界排名第三,矿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矿井生产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一直受到高度关注。矿井生产过程中,矿井运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矿井运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车运输,本文将针对隔爆型窄轨电机车在电车运输中的作用以及其在煤矿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遍历曲率线的曲面网格重划算法,采用局部一般二次曲面法估算离散曲面的微分信息,建立顶点的主曲率场.根据顶点的主曲率及主方向获得模型的网格遍历曲率线,从而实现曲面网格重划.该算法可在获取离散网格微分信息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重划,并动态控制重划网格的密度,从而大幅简化逆向领域中曲面重构的步骤.  相似文献   
995.
主要研究了一类非线性项在无穷远处是渐近p-线性的p-拉普拉斯方程,利用变分的方法获得了两个非零非平凡解.  相似文献   
996.
重新构造L-M迭代参数,即μk=θ‖F k‖+(1-θ)min{‖F k‖,‖JT k F k‖},θ∈n[0,1],来求解非线性方程组F(x)=0.在算法中,当试探步不成功时,采取新的非精确线搜索技术获得下一个迭代点.在适当假设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7.
根据线圈自感系数(L)随铁芯插入的深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可由线圈自感系数的变化知道铁芯长度的变化,进而由长度变化得到线膨胀系数.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方法,介绍了利用交流电桥来测量线圈的自感系数,进而测量金属线膨胀系数(α)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动态区域规划的双模型车道线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车道偏离预警以及前方车辆识别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区域规划的双模型结构化道路车道线检测方法。通过基于模板的腐蚀、膨胀处理改善了图像预处理效果。根据“微元”理论进行图像动态细化分区,对各区域局部独立识别,整体综合分析,最终利用直线和B-样条曲线双模型完成车道线拟合。 实车试验证明,直线/B-样条曲线双模型拟合,提高了算法对不同车道线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9.
正《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福州大学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电子、电气、信息、自动控制、机械、材料、土木、建筑、化学、化工、生物、轻工、资源、矿业、环保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保证刊物质,根据国家有关出版物的法规、标准和有关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制定本简则,请投稿者参照。  相似文献   
1000.
国内很多城市的地铁车辆段正在规划和实施上盖物业开发,为了分析和评价地铁车辆段列车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对广州地铁3号线厦滘车辆段试车线临近地面及建筑物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振动的传播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我国环境振动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段试车线列车正常运行时,临近地面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水平振动,实测的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级为66.4~91.2 d B,竖向振动的响应频带为10~120 Hz,竖向振动峰值出现在25~40 Hz之间;试车线列车运行引起临近建筑物的最大振动加速度级为48.9~76.2 d B,振动沿结构物向上传播时,振动频率成分主要是5~60 Hz,楼板振动分频最大加速度级出现在20~25 Hz之间;在距离轨道0~30 m范围之内,地面振动与建筑物振动均已经超过相关国家振动标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时在试车线临近区域采取减振设计措施控制环境振动影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