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SIMPLE方法模拟了稳流实验条件下一螺旋进气道-气门-气缸内的三维流场,给出了模拟计算结果,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规律基本相同.分析了流场的流动特性,从而为进气道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直喷式柴油机进气涡流参数的确定计算方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理论涡流比与发动机性能,运转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基于CFD数值模拟,提出了一种超声速进气道附加阻力的快速计算方法。以某三波系二元超声速进气道为对象,开展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附加阻力计算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于真实三维进气道设计中,可综合评估进气道捕获来流的气动特性,包括攻角特性和导弹前弹体的干扰特性等,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利用测得的四气门柴油机气门口三维流场,分析了进气门出口流场产生的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揭示了四气门柴油机两进气道的相互干扰对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影响的变化规律,四气门装油机两进气道相互干扰,对缸内空气动量矩流率产生较大影响,相互干扰的程度取决于各气道的自身结构,两气道之间的相互位置及气门开度。  相似文献   
35.
滑油箱的主要用途是储存滑油,起散热、分离滑油介质中的空气以及沉淀滑油介质中杂质的作用.将滑油箱系统、进气道系统和冷却系统设计成一个整体式结构,利用进气道高速气流带走滑油温度,解决了某机型发动机的供油、散热和润滑问题.这种整体式结构不仅可以满足发动机润滑及冷却要求,而且能够明显地减小滑油散热器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36.
以缩比的近地面短舱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的方法得出在迎风来流条件下速度梯度对地面涡流场的结构及气动特性曲线的影响。研究表明,速度梯度是影响地面涡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的速度梯度下地面涡结构明显不同。在Y方向速度梯度下近地截面形成的地面涡是一对涡,旋转方向相反。速度梯度越大,地面涡强度,总压畸变指数明显变大。且峰值会出现滞后现象。在Z方向速度梯度下,近地截面形成的地面涡是一个单涡结构,在进气道上方也会形成一个涡体。地面涡强度、总压畸变指数会先增大后减小,峰值不会出现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37.
潘瑾  金峰  张堃元 《科技信息》2013,(25):78-79
本文采用加速的方法,数值模拟了侧压式进气道自起动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低马赫数不起动的侧压式进气道通过加速可以实现自起动,此时的侧压式进气道流场总体性能与直接起动的进气道流场总体性能存在差异,使得直接起动的进气道有较高的总压恢复。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配装航空发动机进气道的常规测量耙和新研复合结构测量耙的组成结构。针对某型新研复合结构航空测量耙,开展了振动应变测量试验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结构航空测量耙危险振型为Y向一阶弯曲模态,最大应变出现在耙体根部截面,最大应变值为688.96με(换算为应力即139 MPa),远小于耙体材料的屈服极限。说明新研复合结构航空测量耙设计合理有效,为该类测量耙的研制及改进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39.
发动机进气道减噪优化设计问题中涉及大量设计变量,使用常规的Kriging模型来求解时计算量巨大且计算效率低下。为了高效设计低噪声进气道,本文首次发展了用于管道声学问题的声传播方法、伴随方法、梯度增强Kriging方法的混合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声学伴随方法和梯度增强代理模型的高效优化设计框架。本文利用伴随方法高效求解设计变量的梯度信息,并加入Kriging代理模型中,显著提高了代理模型的精度,阐述了梯度增强Kriging方法和伴随混合方法在低噪声涡扇发动机进气道设计中的应用潜力。首先通过两个标准函数,测试了梯度增强的Kriging方法的寻优性能。最后,应用发展的混合方法进行了高达24个设计变量的典型进气道低噪声设计。结果表明,在额外的梯度信息下,混合方法可设计出满足气动性能约束的低噪声进气道,验证了设计框架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40.
四气门汽油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的CF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某四气门汽油机的进气道性能,利用三维流体动力学软件AVL-Fire,模拟计算其稳流试验台的三维数值.通过对原气道的分析,发现结构不合理之处,并依据实际要求提出了改进方案,然后对新方案进气道重新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初步改进后的气道在流通特性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