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112篇
教育与普及   12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68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合成了一种用以芳纶改性的新的第三单体。以无水哌嗪、对硝基氯苄为原料,进行缩合反应得到4,4’-二硝基苄基哌嗪,然后再用氯化亚锡还原制得4,4’-二氨基苄基哌嗪,并且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MS,IR,NMR分析结果表明谊合成路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丁草胺对水稻根系活力和C/N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移栽期秧苗施用不同剂量的丁草胺,测定处理后不同时期秧苗根系还原强度,叶片的C/N。结果表明:施药后,前期(14d)秧苗根系还原强度比对照低,而后期(21d)比对照高,整个试验阶段的叶片C/N下降, 说明丁草胺对水稻的生理代谢有影响,所以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3.
拟建的坪上水库位于滹沱河干流上,水库1956-2001年年平均还原径流为7.23亿m3,经分析,还原径流成果基本合理,但还原径流系列一致性不好,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流域的产汇流机制和渗漏机制发生了改变,从工程建设依据要求出发,提出了径流还现修正的必要性。还现修正,即把早期下垫面状况下产生的径流量修正为现状条件下的径流量。修正的原理和方法即在径流还原计算的基础上,点绘水文站流域平均雨量与还原径流深相关图,分别通过前、后期点群中心绘制其降水-径流深相关线,两线之间横坐标距离即为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使年径流深减小的幅度。还现修正后水库的天然径流量为6.33亿m3,流域前、后期降水-径流深关系曲线基本趋于一致,反映了近期流域的实际状况,为工程规模和效益的确定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4.
用恒流计时电位法和循环电位扫描法研究了Co(Ⅱ)-NaCl体系在悬汞电极上的还原动力学,确定了过程存在着前置转化反应,电荷传递为单电子过程.中间价态离子Co(Ⅰ)很不稳定,以岐化反应方式很快分解.前置转化反应的正向速度常数k_1’=2.85dm~3·mol~(-1)·S~(-1),逆向速度常数k’_(-1)=7.15S(-1).过程的动力学参数αn=0.46—0.52,n=1,R_S=1—3×10~(-10)cm·S~(-1).  相似文献   
75.
电聚合固定化介体催化强化2,6-二硝基甲苯生物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生物降解的水溶性氧化还原介体会随出水而流失,造成二次污染.采用活性炭毡(ACF)电极上电聚合吡咯单体掺杂蒽醌二磺酸盐技术制备的固定化氧化还原介体,AQDS/PPy/ACF,考察了其作为一种新型固态介体催化2,6-二硝基甲苯(2,6-DNT)生物还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体材料对聚吡咯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特性影响很大,在铂片上形成的聚吡咯呈菜花状,而在ACF上则呈现微球状;AQDS/PPy/ACF对2,6-DNT具有较强的生物催化活性和催化稳定性;它的加入可使2,6-DNT的生物还原速率提高近4倍,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达到0.0345h-1;在该反应体系中,2,6-DNT首先被还原为中间产物2-氨基-6-硝基甲苯(2-A-6-NT),后者再被还原为终产物2,6-二氨基甲苯(2,6-DAT).  相似文献   
76.
还原铁粉与硝酸铋溶液反应制备了具有磁性的Bi/Fe催化剂。用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明铋在铁表面以Bi_2O_2CO_3的形式存在。采用EDTA滴定法测定了催化剂中铋的含量与理论配比基本一致。在25℃下,考察了Bi/Fe催化剂在水中催化过量硼氢化钠还原对硝基苯酚(4-NP)的活性,催化剂的活性随催化剂中铋的含量增加而提高。反应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随催化剂的用量增加而提高。在硼氢化钠与4-NP的浓度比为40∶1、用0.04 g Bi/Fe(m(Bi)/m(Fe)=1∶10)作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常数为0.818 min-1。用外加磁场可方便回收催化剂。催化剂使用10次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7.
Removal of NOx(DeNOx, NOx is the total of NO and NO2) from flue gas by radical injec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were examined and the steady streamer corona was acquired hy adjusting the nozzle gases properly. It was Foun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voltage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NO concentra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NO2 increased at tow voltages but decreased as the voltage rose to a certain level. The DeNOx efficiency increased as the applied voltage rose and reached a maximum of 70% when the voltage approached the breakdown voltage. The hypothetical mechanism of NOx removal suggested that the radicals formed in the discharge process converted the NO and NO2 into acidic species. The Monte Carlo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rate coefficients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radicals, and t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both NO and NO2 and the DeNOx effielencies were calculated with chemical kinetics. The calculated DeNOx efficiencies were coalparabl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eNOx efficiencies at low voltages, but were lower at high voltages.  相似文献   
78.
渤海湾盆地辽河油田欢喜岭地区齐40块稠油油藏历经多年的蒸汽驱开发,其伴生气体中CO_2含量已上升至60%~90%。通过对该区块的油藏条件及开发前后的储层流体矿物分析,认为CO_2浓度的上升主要由于蒸汽驱开发导致油藏温度升高,储层流体和矿物发生化学反应结果,其中与CO_2形成有关的化学反应包括:稠油水裂解、硫酸盐热还原、矿物碳酸盐的分解与转化。室内模拟实验结果结合现场伴生气体的δ~(13)C_(CO_2)值(+1.7‰~+6.6‰)证实了CO_2主要来源为碳酸盐岩的分解。  相似文献   
79.
过氧化氢加Fe(Ⅱ)作催化剂处理电镀废液中Cr(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量Fe(Ⅱ)作催化剂, 利用还原剂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催化处理电镀含Cr(Ⅵ)废水, 使Cr(Ⅵ)转变为Cr(Ⅲ), 再将Cr(OH)3沉淀使铬从原废水体系中分离. 还原剂分解后的产物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经30 min处理后, Cr(Ⅵ)含量由初 始值200 mg/L降至0.2 mg/L以下, 去除率达99.9%以上.  相似文献   
80.
突现与还原的关系问题是复杂系统科学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突现与还原的传统论争出发,审视Jaegwon Kim这一代表性人物对突现思想提出的新挑战,进而从复杂系的突现性对这种新的挑战作出回应,阐释层次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复杂因果关系网络,而不是简单的线性还原,突现是对还原的超越与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