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76篇
丛书文集   45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出了一种模糊柔顺的控制方法来控制机器人的装配作业,本方法不需要装配作业的模型参数,省去了大量的计算,并且在控制过程中不需要引入受力信息的变化量,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实用性强,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2.
波动光学应用于成像光学系统装配公差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一种利用波动光学原理计算成像光学系统,特别是非旋转对称系统的装配公差计算方法.采用光波波面描述物面上一个点发出的光在存在装配误差的系统中的传播过程.用菲涅耳衍射公式计算自由传播部分;用薄透镜的透射比计算通过透镜时的波面变化,由此得到射向像面的成像波面;通过对成像波面分布的分析推断成像情况;依据容许的成像质量确定装配误差.以一个含两个柱面透镜的成像系统为例,导出了确定这两个柱面透镜母线不正交性公差的公式.由此说明该方法可以解决不易用几何光学方法获得解析结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可装配性设计系统——IDFA(Integrated Design for Assembly)的研制情况.系统的可装配性评价建立在三维CAD系统的基础上,讨论了CAD与DFA的信息共享问题,可装配评价问题和可装配性重设计建议的实现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减速器为例,对此领域的技术进行了研究,文中主要阐述了减速器装配CAPP系统的信息输入、系统结构及工艺生成.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装配形位尺寸链中形位公差环的表示形式与环型判别规则、装配体装配形位尺寸链图绘制与装配配合特性计算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差动滑动和弹性滞后等因素对承受预加载荷下的滚动直线导轨副摩擦力的影响,得出了过盈量与摩擦力的关系.为通过测定摩擦力来确定过盈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装配设计的两类方法,提出了面向装配设计的四条准则。产品设计时考虑这些装配因素将大大提高产品装配性能和生产效率。提出了装配规划的并行评价准则。探讨了基于装配规划序列分析,面向装配的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智能装配系统的实际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神经视觉进行三维物体识别的理论和方法,在利用立体象对重建物体的三维外形的基础上,建立物体的区域图,利用物体的三维矩及其不变性来构造代表物体的特征矢量.采用ART2神经网络构成神经网络分类器,把物体的特征矢量作为神经网络分类器的输入,从而对物体进行识别或分类.这种识别或分类方法可以在线学习,能满足智能装配环境下连续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际装配生产线中由各种干扰引起的任务完成时间延迟,将不平衡问题缩小到动态响应区,并基于局部搜索算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数组的读取规则,编制了改进的嵌套式搜索算法.分别制定了单个和多个动态工人时的响应策略,得出多人共同服务整个生产线的策略优于分别服务策略,且用算例分析验证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分组装配法解尺寸链过程中,合理选择孔、轴配合制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从理论上讲基孔制与基轴制是完全等效的,但从加工工艺、经济性能、零件结构、采用标准件等方面考虑,选择不同的配合制情况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