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茅口期沉积层的发育特征,确定了茅口期地层顶、底及亚期界线.以单因素图件为基础,结合其它成因标志,编制了茅口早亚期和晚亚期岩相古地理图,由此可以看出茅口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82.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珠江口盆地文昌C油田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储层特征和物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较粗,成分主要以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为中等偏低。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少量溶蚀粒间孔和粒内溶蚀孔;孔隙连通性中等,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弯片状喉道和缩颈型喉道。储层物性上表现为中孔、中渗特征,且上部物性差,下部物性好。储层的物性主要受到沉积微相和沉积构造的影响;成岩作用中胶结作用是研究区储层物性差别的重要因素,胶结作用减孔量达17.2%;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是影响储层纵向差异的主要因素,受基准面上升变化的影响,从下往上泥质含量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减小。  相似文献   
83.
分析长江水下三角洲YD 0901孔的粒度、TOC(总有机碳)和TN(总氮),建立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图(平均分辨率为20a).结果显示,"中全新世大暖期"(距今7ka~6ka)水下三角洲加速营造,同时闽浙泥质区开始缓慢形成.TOC和TN测试数据表明:在距今2.7ka左右,YD0901孔的TN含量逐渐增加,说明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加剧;而TOC由于部分的成岩作用,含量并未明显增加.通过沉积相分析,得到最大海侵面的深度,为准确估算冰后期最大海侵以来水下三角洲沉积总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4.
基于平原河网地区所特有的且已实施的水利分区(控制片)管理体系,分析了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的特征;从空间尺度、汇流机制和调控强度3个维度,初步探讨了面向非点源污染调控的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四级划分体系.以临港新城区域为例,划分了1个一级集水区,13个二级集水区,137个三级集水区;二级集水区与现有规划的功能分区基本一致,以促进非点源调控策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85.
太湖流域平原水文试验区降雨产流过程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太湖流域平原地区降雨产流特征,选取金坛水文试验区开展降雨产流过程观测,提取影响次降雨产流的特征要素,剖析典型蓄满、超渗产流案例中的产汇流过程。结果表明:试验区以蓄满产流机制为主,超渗产流现象较少。长历时小雨强条件下试验区产流过程可分为补给土壤水、填洼和排水沟出流、全面出流、雨止消退4个阶段。排水沟出流阶段径流系数小,以排水沟面积承接雨水出流为主;全面出流阶段为蓄满条件下的超渗产流,雨强阈值约0.1mm/min,径流系数大。前两个产流阶段在短历时强降雨中同时发生。若全面出流阶段土壤尚未蓄满,则仍有较大比例雨水入渗,属传统意义上的超渗产流;若土壤已蓄满,则为蓄满条件下的超渗产流。  相似文献   
86.
利用水槽实验对三角洲分流河道与朵叶体的发育过程进行模拟,以期认识其形成特点。研究发现,实验过程中砂体的长宽比先减小后增大,并且由于砂体厚度从正前方往两侧逐渐减小,而且不同位置处的水流条件和泥沙供应的不同,从而导致了朵叶体发育机制不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朵叶体和片流是交互出现的。河道的类型主要分为4种,分别是顺直型、微弯型、分叉型、交汇型,其中交汇型还可分为Ⅰ型和Ⅱ型。顺直型河道在砂体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发育,微弯型河道主要出现在砂体发育的中期和末期,而分叉型和交汇型两种河道则主要出现在砂体发育的末期。  相似文献   
8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直以来,严重的泥沙问题影响着黄河流域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从黄河泥沙含量变化入手,采用多年均值的方法分析1957年至2017年不同时段黄河泥沙的变化,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视角阐释了水沙变化的原因,探究黄河水沙变化对下游河床、河口三角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提出变废为宝、加强监控、保护三角洲生态的策略。  相似文献   
88.
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并结合砂体分布形态,确认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油层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前缘相带的各种砂坝和分流河道,在单井微相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砂体微相进行了分析.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等多项分析手段,对长6油层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该区储层岩性为细粒长石砂岩,主要自生矿物类型为方解石、绿泥石、浊沸石、伊利石、石英、长石和少量伊一蒙混层.储层面孔率一般5%~8%,主要为粒间孔隙、骨架颗粒溶孔、浊沸石溶孔和少量裂缝孔隙.部分微裂缝在地下处于开启状态.在成岩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6油层成岩演化序列.油砂体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分布和聚油面积受三角洲沉积作用控制,储层性质受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89.
介绍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古地理沉积背景,依据大量地质资料,叙述了辫状河三角洲岩性、结构、沉积构造及其沉积序列等沉积特征。辫状河三角洲是陆相沉积盆地中一种与油气富集密切相关的沉积类型,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沼泽煤和碳质泥岩构成良好的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而前缘河口砂坝构成相对较好的储层,在垂向上构成自生自储组合。  相似文献   
90.
魏景 《少儿科技》2014,(9):28-29
<正>许多画家会深入自然仔细观察地形地貌,抓住它们的特征,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地形地貌等地理因素不仅是画家描绘的对象,还影响着他们的绘画手法和技巧。绘画与地理学关系密切。地理特征影响山水画创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高原,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四大盆地,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秦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