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2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8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31.
根据两榀叠合梁框架、一榀整浇框架的实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叠合梁框架柱和整浇框架柱的受力性能及变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叠合梁框架柱的截面应变符合磁截面假定,柱的承载力并不因梁的叠合施工工艺和二阶段受力而降低;柱端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在弹性阶段均滞后于整浇框架,底层柱的反弯点低于整浇框架柱。  相似文献   
32.
华南地块晚元古代至中生代沉积盖层显示了复杂构造图案,不同时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交织,限制了对区域构造运动规律的了解和显生宙视极移轨迹(APWP)的建立,也产生了对其区域大地构造性质的不同认识.本文提供了古地磁和构造分析的初步解释:(1)扬子克拉通中部和东部的构造图案可能主要是由于中生代造山运动时期沉积盖层的滑脱造成;(2)第三纪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华南地块西部和西南部广泛的局部旋转;(3)中国东南部显生宙结构模式是中古生代中期加里东造山运动和中生代中期造山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外包钢砼受弯构件不同性能的研究,探讨了混凝土强度,纵向含钢率及配间距对构件的变形及延性的影响,并对外包钢砼构件与钢筋砼构件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二者性能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34.
新一代高技术宽带钢轧机的板形控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提出界定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辊缝调节特性空间(CQ-CH-q)及评价的主要参数:辊缝基本凸度及可调度、辊缝刚度、弯辊调控幅度、辊缝曲线四次分量可调度和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分析了板形控制的“柔性辊缝策略”与“刚性辊缝策略”.提出采用“交接触长度(VCL)支持辊”以改善连轧机组的板形控制性能,并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5.
本文实验证明,在四辊薄带轧机上,实行“单辊传动和异径轧制”方案是可行的,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单辊传动异径轧制可降低轧制力21-40%,保证了轧机受力零件的安全,通过增加压一率,减少轧制道次,可以提高轧机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36.
基于弯沉指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脱空识别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弹性地基板模型,分析了落锤式动态弯沉仪(FWD)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沉规律,回归得到了板角脱空范围与地基类型、地基板相对刚度半径、路面板弯沉指数(FWD荷载作用于板角和板中时的荷载中心点弯沉之比)以及邻板传荷能力之间近似关系式.建立了通过板角和板中的FWD实测弯沉盆数据,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判别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角脱空状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带钢卷取特点,从理论上对助卷辊分布位置和保证助卷辊辊缝值所需要的压紧力,助卷辊在力的作用下不致打滑所需的压紧力和带钢沿导板运动所需要的送进力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8.
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研究已成为国际道路工程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在分析有关试验路路面使用性能长期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中国沥青路面的设计方法和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情况,结合中国沥青路面的破坏特点,提出了在现行的弯沉设计指标基础上,增加路面疲劳开裂和车辙作为沥青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研究指标,认为这两项指标能够反映较长时间内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并能有效地反映路面的使用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9.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存在的路面弯沉盆惰性点,可以用于反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模量.为此论证了惰性点在沥青路面弯沉盆中的存在性,并利用惰性点方法开发出一套反算沥青路面结构地基模量的程序.首先论证典型的沥青路面3层体系可以简化为2层体系,在此2层体系中存在惰性点.然后,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路面结构信息与惰性点参数的相关关系.最后通过此关系,可以在实测弯沉盆中找到惰性点,并求解地基模量.  相似文献   
40.
为了研究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制作了8根自密实混凝土梁和4根相对应的普通混凝土梁.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开裂荷载、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构件延性和破坏形态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混凝土构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为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有关规程制订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