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张爱筠  施伟祥 《应用科技》2004,31(9):13-14,25
为实现粮情测控系统中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多机通信,提出了一种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VC 6.0的MSComm控件来实现此多机通信的可行方法,并简要介绍了VC 6.0的MSComm控件以及多机通信的原理,给出了进行多机通信的具体实现步骤与通信程序的主要代码.此多机通信的编程方法简化了复杂的通信协议,使串口编程显得比较简洁,且易于用其他的开发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22.
在高中引出向量及其运算,使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联系更为紧密。利用向量及其运算知识解立体几何求值题,进一步反映了立体几何中有关概念的本质,可避免添加辅助线或辅助面等,亦可使方法和过程更为简明。  相似文献   
23.
高绍强 《科技信息》2008,(8):301-301
解梯形问题.常要化归为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来解决.为此需要合理的添加辅助线,常用的辅助线有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24.
<正>不少科技期刊中三线表的底线采用了正线,这不符合规范。在典型的三线表中,顶线和底线都应采用反线(粗线),栏目线(及可能有的辅助线)采用正线(细线)。底线采用反线,为的是表明该表已结束。只有当三线表转页排版时,上页表的底线(下表线)才采用正线,表明该表还没有结束,而下  相似文献   
25.
辅助线的添加往往能够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文章通过介绍示性函数和全期望公式这两种概率中的"辅助线",提供了一种用"辅助线"解决概率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
平面几何中的证明题,多数情况要添加辅助线。本文探讨了梯形问题中,辅助线的四种作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中考平面几何题在解题中辅助线的作法变化分析出发 ,探析了在这类问题中作辅助线的动机、目的和方法 ,阐明作辅助线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