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6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81.
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设计出应用60份合成胶(顺丁胶/丁苯橡胶=20/40)和55份炭黑(N220),10份芳烃油的轿车轮胎胎面配方,在以上配方中运用1份促进剂NORS和1.2份硫磺。实验结果表明,该胎面有较好的动态疲劳性能和抗屈挠龟裂性能;该配方降低了含胶率及生成成本。  相似文献   
182.
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0月31日签署协议,合作建立“通用汽车公司车身制造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卫星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3.
无痕热流道汽车A柱面板注塑成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轿车门内饰板大部分为细长型,少废料、低翘曲量以及无熔接线是用户最关注的,也是注塑生产中的关键指标。以家轿A柱面板为例,运用Moldflow软件,对3种不同的注塑成型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流动分析,获知采用PP-TD20为原料进行热流道注射成型的方案,满足少废料、低翘曲量以及无熔接线的生产技术要求。实践证明,模拟数据为实际模具设计及注塑生产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4.
逆向工程是基于现有的产品进行再设计,再生产,可以缩短研发周期、节省研发经费、提高产品效益,是现代设计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激光抄数机扫描测量得到保时捷汽车模型车身的点云数据,然后使用Geomagic Studio软件对测取的点云进行优化处理,并进行多边形阶段的编辑及形状阶段的处理,构建出完整的NURBS曲面,最后对生成的车身曲面进行偏差分析,得到能用于CAD/CAM阶段的车身曲面模型。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作为车身设计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5.
为解决电动化底盘主动悬架系统车身高度或可调阻尼的单独控制问题,改善车辆的整车减振性能,提出了一种车身高度与可调阻尼集成控制的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系统,以空气包取代传统的螺旋弹簧,以阻尼分级可调的减振器取代传统减振器,车身高度控制在正常车高模式、车身升高模式和车身降低模式之间切换,可调阻尼控制在软压缩软回弹模式、硬压缩软回弹模式、软压缩硬回弹模式和硬压缩硬回弹模式之间切换。进行了不同模式下车速为60 km/h工况下的蛇行试验实车道路测试,并分析了主动悬架集成控制系统对整车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下的方向盘转角分别为74.515 0、69.603 2、66.315 8和65.890 7 deg,方向盘转矩分别为4.523 8、4.440 0、4.594 4和4.470 9 N·m,车身侧倾角分别为3.210 3、3.089 9、2.987 7和3.195 8 deg,车身横摆角速度分别为16.790 1、15.925 9、15.108 0和15.149 9 deg/s,侧向加速度分别为0.570 0、0.548 8、0.530 9和0.541 8 g;车身高度与可调阻尼集成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悬架系统与整车的良好匹配,提升了车辆的综合性能;验证了主动悬架系统集成控制策略及其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对车辆底盘集成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控制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6.
为探索车身非光滑表面特征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MIRA阶梯背模型尾部分别布置凹坑型、凸包型和沟槽型非光滑表面,进行计算仿真和风洞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不同非光滑单元的减阻效果。以非光滑单元体间距与高度为设计变量,以模型气动阻力系数为优化目标,采用拉丁超抽样方法进行样本设计,建立Kringing近似模型并检验拟合精度,运用NSGA-II遗传优化算法分别对凹坑型、凸包型和沟槽型非光滑表面特征参数进行优化。对比优化前后流场参数,分析车身非光滑表面减阻的机理。仿真结果和风洞试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凹坑、凸包及沟槽型非光滑表面模型的气动阻力均进一步减小,减阻率分别达到6.92%、4.03%、4.24%,减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7.
以某传统"五大片"式客车车身上部结构为基础,设计一种新型整体式"U"型梁客车车身上部结构.根据ECE R66法规要求,建立了2种车身上部结构方案的整车侧翻有限元模型.对客车车身局部骨架刚度试验进行模拟分析,检验了模拟计算的可靠性.采用显式非线性有限元求解器LS_DYNA对客车侧翻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利用ADAMS软件计算出客车侧翻撞击地面时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作为侧翻模拟分析的初始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车身上部结构方案的客车都能满足ECE R66法规关于乘员生存空间的要求;与传统"五大片"式客车相比,整体式"U"型梁客车车身上部结构将更多的碰撞能量传递给顶盖骨架和非碰撞侧侧围骨架,使得碰撞侧侧围骨架吸能减少,侧窗立柱的变形量减小,提高了客车的侧翻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8.
传统arbitrary lagrange—Eulerian(ALE)算法模型大、耗时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利用仿真软件LS-DYNA,采用ALE算法和试验数据相对比,验证缩放前模型的仿真准确性;然后根据缩放理论,等比例缩小整车模型和炸药当量,同样用ALE算法对车身底部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仿真,得到驾驶室底板的位移和速度曲线。最后将仿真结果与原模型仿真值和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运用相似理论对驾驶室进行仿真所得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较好,可应用于爆炸冲击波对车身底板的防护仿真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9.
我国轿车工业技术创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轿车工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所处的阶段,分析了我国轿车工业技术创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认为我国轿车工业技术创新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现阶段技术创新的战略宜选择模仿创新战略向自主开发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190.
本文对一汽集团轿车国产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底盘部件的螺柱焊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国产焊机在现有条件下,对电压、板厚、材料等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系列的工艺试验,从而确定了奥迪轿车底盘部件中的螺柱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