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4篇
系统科学   105篇
丛书文集   62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3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仁青 《少儿科技》2014,(6):10-11
<正>行军遇伏兵——出师不利;败将收残兵——重整旗鼓;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骑兵败阵——兵荒马乱;矮子里面挑将军——短中取长;前有伏兵,后有追兵——进退两难……同学们,上面的这些歇后语,你们都知道吗?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没错,它们都与军事战争有关。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军事熟语。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板切除摘除胸腰段椎管内肿瘤,同时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后对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椎管重建12例,其中,肿瘤位于胸段7例,腰段5例。结果随访9个月~5年观察效果,X线平片显示手术区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稳定。结论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切除胸腰段椎管肿瘤后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技术,能够维持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远期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比较髓外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将2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资料完整的患者分动力髋螺钉(DHS)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HA)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82例、PFNA组6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0例.男性92例,女性128例,年龄70~101岁,平均79.8岁,骨折按Jensen-Evans分型:Ⅰ型22例、Ⅱ型51例、Ⅲ型78例、Ⅳ型44例、Ⅴ型20例、R型(逆粗隆型)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患者获得8~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三组疗效满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内科合并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PFNA组与DHS组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FNA、DH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少,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最多,DHS组居中.术后下地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PFNA组、DHS组、PFNA组与DH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与DH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29例(13.2%).人工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但应根据年龄、身体状况、骨质疏松情况、骨折类型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不稳定型并有严重疏松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术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一次较大手术者可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而对骨折稳定、骨质疏松不严重、身体状况较好者,也可选用DHS髓外固定.  相似文献   
194.
飞行仿真转台在半实物仿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对仿真转台进行了简单介绍,之后将转台的模型简化为一个二阶环节,搭建转台的Simulink模型,测试转台的动态特性,将转台的模型接入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回路,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动态特性的测试,最后对比转台接入前后半实物仿真控制系统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分析转台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5.
为了深入理解粒子扩散对色谱过程动力学的影响,利用微尺度受限空间内随机行走的方法对待分离粒子在气相色谱填充柱内的扩散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重点考察了固定相的填充率和排布方式、柱压和柱长对色谱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柱和大填充率有利于提高柱效,而固定相的排布方式对柱效影响较小.待分离粒子的运动表现出微尺度空间限域的超扩散运动特征,其轴向扩散行为随着柱内压力的增加而愈发明显.本文提出的模拟方法对加速优化分离过程和开发新型色谱分离技术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6.
临床研究表明,不同节段骨水泥增强椎体能够有效预防近端交界性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PJK),然而其中的生物力学影响尚不清楚。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基于正常人体脊柱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数据,通过临床手术方案构建了T10-S1骨质疏松症胸腰脊柱后路固定(Posterior Thoracolumbar Spinal Fixation, PTSF)T11-S1及PTSF分别联合T10、T11或T10&T11节段椎体骨水泥增强(Vertebral Body Cement Augmentation, VBCA)构建的PTSF+T10VBCA,PTSF+T11VBCA,PTSF+T10&T11VBCA 4种手术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骨水泥增强椎体对于预防PJK有明显效果,单节段椎体增强会产生较大的松质骨骨折风险,因此,双节段椎体增强术对PJK的预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7.
胫骨骨折是人体常见骨折,其中某些复杂形态骨折由于复位后稳定性差,故临床治疗上甚为困难。我院从1993年6月~1998年6月,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胜骨复杂骨折15例,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0-48岁,合并股骨干骨折4例、颅脑外伤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4例、高处坠落伤1例。2治疗方法患者在麻醉下清创。采用小网前内创进针,在与胫骨内侧面相垂直而且与踝关节的冠状面相争行的位置,应用配套的安装工具进行定位、钻孔和安装螺什,然后安装支架,置于…  相似文献   
198.
颌骨骨折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发病率较高,以往用钢丝固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对病人局部组织损伤较大,我科于1998-1999年用钛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10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在20-50岁,下颌骨骨折8例,上颌骨骨折2例,其中有两例两处骨折,都为外伤引起颌骨骨折,采用钛板内固定方法,使病人恢复正常咬黯功能。1.2手术方法1.2.l麻醉1%利多卡因加1巧000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1.互.2切口沿下颌骨下缘l.scm,平行切口5.Ocm。1.2.3显露骨断端切开皮…  相似文献   
199.
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0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1d,最长14d。  (2)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8例,其中横形骨折48例、粉碎性骨折6例、斜形骨折2例、骨骺分离1例。  (3)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在臂丛阻滞麻醉下,患者取半侧卧位,患肢外展置于桌上,上臂绑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从鹰嘴突近侧2cm向远侧延伸6cm作一纵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适当游离并向两侧牵开,暴露骨折断端,清除血块,遇有骨碎片尤…  相似文献   
200.
针对骨外固定的临床要求,研制了一种可与骨针和固定、调节装置方便连接的骨外固定横向力测量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骨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