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铸轧3003阴极电子铝箔具有生产成本低,腐蚀后强度高、容量较高、氯离子含量较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铝电解电容器的阴极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3003阴极电子铝箔中第二相粒子对铝箔腐蚀后的比电容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3003阴极电子铝箔轧制过程中第二相粒子单位面积数量及其尺寸、形状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2.
本文根据简化三维单元,建立了分析立轧非稳态过程的刚—粘塑性有限元列式,提出了产生初始速度场的新方法,成功地分析了铅块立轧非稳态过程,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3.
试验研究了C-Mn钢加工硬化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等温转变规律,结果发现,加工硬化使相变孕育期缩短的主要原因在于铁素体在奥低体晶界处成核能力的提高,lnln(1/1-XF)与lnt之间的关系为二段直线,本文对形核自由能变化和显微组织演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4.
本文提出了非对称轧制过程的全粘着三角形上限解模型,并建立了模型参数关系。采用约束优化的方法对变形功率进行极小化处理,确定了模型参数,进而研究了轧制条件对轧件弯曲、压下量分配等参数的影响.对轧辊速度不匹配时轧制参数的研究表明,文中方法和有限单元法分析及实验研究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6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60Si2Mn弹簧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60Si2Mn钢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控轧,轧后以6 ̄10℃/s冷却速度控制冷却,可获得球团细小且均匀的珠光体加少量铁素体组织,热轧钢材的强韧性显著提高,同时减少了脱碳。  相似文献   
66.
铝板轧制织构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无初始织构的工业纯铝轧制织构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取向空间、取向分布函数、正态分布模型以及取向线分析是研究织构得力而又十分简便的手段,具有许多优点。在多晶铝轧制过程中取向空间内的β线是取向最终稳定线。随变形量的提高,晶粒在β线上的聚集程度不断提高。轧制过程中主要的织构分量为C{112}<111>、S{123}<634>、B{110}<112>和G{110}<001>。它们在变形中的稳定性在此也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7.
在φ90/φ200×200 mm 可逆的四辊轧机上进行异步轧制复合新工艺的研究,并与常规轧制的特性比较;研究了轧制工艺参数对复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异步轧制对双金属固相复合有特殊的优越性,充分显示出降低轧制压力的特点。采用此工艺可以在一般的四辊轧机上轧出宽板带复合双金属。此工艺可以应用于双金属固相复合的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68.
为解决压力加工中的接触摩擦问题,根据金属流动反作用原理,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接触摩擦模型,经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以及对凹辊面薄带轧制的金属三维变形分析表明,在不用对摩擦力大小、方向及中性点位置作任何假定的情况下,新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中间物质剪切及压力传递。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综述管线钢的发展状况及生产特点,包括管线钢对冶炼技术的要求、管线钢的控制轧制及微合金元素在控制轧制中的作用,文末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控轧工艺.  相似文献   
70.
根据被切分件及切分楔的受力模型,利用数学分析得出极值,求得切分楔角2θ=2arctg(-μ+(μ~2+1)~(1/2))时,切分力X(μ,θ)有极大值。在一定条件下,摩擦系数μ值确定后,可求得θ值,从而设计出最佳切分楔角:当μ值增大,最佳切分楔角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