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布参数模型带钢冷连轧规程优化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参数模型带钢冷连轧规程优化设定黄晓鸣赵圣焱(青岛大学数学系,青岛266071)关键词:分布参数模型;连轧规程优化;轧件参数引言带钢连轧规程优化设定的精度对于产品的产量、质量、成本以及生产的安全、工艺控制的精度等均有重大影响.规程优化的主要困难在...  相似文献   
32.
作者根据平面变形的特点,为尽可能精确地保证平面变形的条件,对测定平面变形抗力的装置进行了改进。该装置对测定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不利于精度的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实际测定证明,该装置的测定结果重复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测定钢、铜、铝等各种金属的平面变形抗力  相似文献   
33.
新一代高技术宽带钢轧机的板形控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提出界定轧机板形控制性能的辊缝调节特性空间(CQ-CH-q)及评价的主要参数:辊缝基本凸度及可调度、辊缝刚度、弯辊调控幅度、辊缝曲线四次分量可调度和辊间接触压力峰值.分析了板形控制的“柔性辊缝策略”与“刚性辊缝策略”.提出采用“交接触长度(VCL)支持辊”以改善连轧机组的板形控制性能,并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4.
本文实验证明,在四辊薄带轧机上,实行“单辊传动和异径轧制”方案是可行的,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比较,单辊传动异径轧制可降低轧制力21-40%,保证了轧机受力零件的安全,通过增加压一率,减少轧制道次,可以提高轧机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35.
温度是轧制过程中的重要参数,采用常规方式难以测得板料内部温度。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中厚板轧制前板料冷却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模型参数化构建,适用范围广。利用模型对一特定尺寸材质为16Mn的板料的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36.
铝薄板冷轧工艺润滑中,为获得高质量铝板表面,可选择不同粘度的轧制油,进而控制变形区油膜厚度。轧制实验中选用粘度在1.68-2.13mm^2/s之间的三种轧制油,轧制厚度小于0.3mm的铝薄板,与无润滑轧制相比,可使轧后铝板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能使表面粗糙度降低40%左右。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表面粗糙度降低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五水四氯化锡(SnCl4·5H2O)、三氯化锑(SbCl3)和超细二氧化钛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沉淀的方法,通过在TiO2表面包覆ATO制备导电TiO2.系统研究了ATO包覆TiO2导电粉中Sb的行为,以及对导电性的影响.Sb在ATO中,一部分以替代原子进入了SnO2晶格中,一部分富集、偏析于SnO2的表面,并随着掺杂量,煅烧温度的改变,表层的元素发生变化,本文中给出了定量的分析;Sb在ATO表层中的价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Sb5+、Sb3+的比例随着Sb的掺杂量、煅烧温度不同而改变,并影响其电阻率.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在常压喷动流化反应器中 ,以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 (MOCVD)法制备双包覆层珠光颜料的工艺 .实验结果表明 :以Ti(OC2 H5) 4 为物源 ,在有氧情况下用高纯氮气作为载气 ,沉积温度为 30 0℃时 ,沉积的TiO2 膜晶形为锐钛型 ,温度升高至 5 0 0℃时 ,TiO2 膜晶形为金红石型 ,且包覆致密 .在此基础上控制不同的包覆时间 ,再包覆以Fe2 O3 为主的铁氧化物 ,可获得橘红、金红等光泽柔和的双包覆层珠光颜料  相似文献   
39.
化学镀法合成纳米Ag包覆Al_2O_3复合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平均直径约为200nm的Al2O3粉为原料,以氨基溶液为镀液,硝酸银为初始材料,在反应过程中,控制最佳的还原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参量,使Al2O3表面获得均匀的金属Ag涂层·以HRTEM,XRD,EDS等手段研究了化学镀银所获得的Ag Al2O3复合粉的结构·结果表明,所有的Ag Al2O3复合粉具有壳 核结构,壳层由纳米非晶银和纳米银晶体颗粒构成,尺度分别是5nm和10nm·  相似文献   
40.
纳米Ni-Al2O3金属陶瓷粉末热压致密化过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粒径小于100 nm,金属Ni包覆Al2O3得到的纳米Ni-Al2O3化学包覆粉为原料,将Ni含量不同的几种纳米Ni-Al2O3(粒径约为38 nm)金属陶瓷复合粉末首先采取模压成形方式压制成直径为30 mm的圆片,然后放在石墨模具中在热压机上进行热压,研究热压(HP)温度和Ni含量对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Ni含量为20%和热压温度为1 400℃时,制品密度和显微硬度最高;在1 400℃热压2 h,Al2O3-Ni2O烧结体的相对密度最高,达到99.6%,Al2O3-Ni5的显微硬度HV达到1 690.9kg/mm2;随着Ni含量的增加,制品硬度降低,当Ni含量超过20%时,硬度降低非常显著,Ni含量为50%时HV降至1 316.7 kg/mm2;烧结体中Ni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且大部分位于三角晶界处,有效地阻止了Al2O3基体晶粒的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