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以HTY-8座椅为原型,建立了具有轨迹发散作用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比较分析了发散火箭在不同冲量和不同弹射条件下对弹射轨迹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零速度或速度较低的弹射条件下,采用发散火箭是必要的。在中高速弹射条件下,由于前后座椅弹射具有一定的时间差,X方向轨迹离散,前后座椅弹射轨迹发散,发散火箭的作用并不明显,尚需进一步分析人椅分离后先弹射的座椅的运动轨迹。在不利姿态弹射条件下,横滚时发散火箭作用并不明显,俯冲时则能够起到轨迹发散作用。  相似文献   
312.
本文主要对再生纤维毡的阻燃处理、测试方法及阻燃性能与工艺条件之间的关系,做了初步的探讨,从而得出较为理想的阻燃处理方法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13.
为充分利用柴油机的余热能量,针对一台车用六缸柴油机,设计了一套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用来回收柴油机的排气能量和冷却系统具有的能量.该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高温循环和低温循环,均采用R245fa作为工质,高温循环用于回收柴油机排气能量,低温循环用于回收柴油机冷却系统能量和高温循环冷凝过程中工质所释放的能量.通过台架试验,在研究柴油机变工况下余热能分布特性的基础上,对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余热能回收潜力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在柴油机整个工况范围内,双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最高可达26.58 kW,系统热效率最高可达14.62%;柴油机-双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系统在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14.
为研究坐姿的舒适性评价方法,以评估一种人机工程座椅和普通座椅之间的舒适差异性为例,提出一种实验测试方法并结合人机工程学理论来评估坐姿的舒适性。在该方法中,基于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压力传感器和JACK软件,通过EVART实时动作捕捉软件获得人体动作空间运动轨迹TRC文件,用MATLAB软件进行人体动作数据分析处理,获得人体在不同座椅上坐姿状态的角度差异数据,然后将TRC文件导入到JACK软件中,利用JACK软件中的TAT REPORTER工具输出肌力、力矩、疲劳等数据,与实验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用人机工程学的方法分析评价。研究表明,这种综合考虑关节角度和JACK软件输出数据的方法能有效地评估坐姿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315.
针对直升机座椅悬架缓冲控制问题,文章建立了结合磁流变耗能器的单自由度磁流变座椅悬架缓冲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了保证耗能器在充分耗散冲击能量的同时避免传递到人体的冲击力峰值超出人体的伤害限,以“软着陆”为控制目标,以磁流变耗能器活塞运动速度及位移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阻尼器阻尼力作为控制输出设计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控制规则,实现输出力-位移曲线的“平台效应”。最后分别在6~12 m/s冲击作用速度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的有效性,即传递到人体的冲击载荷低于人体的伤害限的同时耗能器耗能最大。与现有的线性恒定总力控制器、恒定屈服控制策略进行缓冲效果对比,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在实现“平台效应”、“软着陆”控制目标的同时能有效避免二次反弹。  相似文献   
316.
在汽车正面碰撞事故中,对于后排乘员的保护尤为重要.为了减小正碰时后排乘员的损伤,使用LS-PREPOST软件建立了后排乘员约束系统和前排座椅简化模型,以50百分位HybridⅢ男性假人代替后排乘员,仿真分析驾驶员座椅靠背气囊对后排乘员的保护效果.在初始建立的简化模型基础上,对各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选定气囊放置角度、前排座椅靠背倾角和气囊泄气孔面积作为进一步优化的因素;为分析不同工况下乘员的损伤,选取各因素的水平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以加权伤害准则WIC(weighted injury criterion)作为评估标准,使用极差法推出最优方案.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假人损伤数据可知,头部损伤指标HIC(head injury criteria)下降21.15%,WIC下降20.39%,证明靠背气囊对后排乘员的安全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17.
318.
对车用乙醇汽油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车用乙醇汽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性选择,一能替代石油进口,维护能源安全;二可减少污气排放,保护环境;三可转化剩余粮食,增加农民收入。乙醇汽油虽然意义重大,但生产企业不但没有经济效益,反而要承担损失,供应商需要增加投入,新建改造设备;消费者也要付出代价。启动市场将受制于多种因素。政府扶持政策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319.
正第12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于2014年6月18日在福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在本次展会上,福州大学展出了众多高新技术成果,包括车用柴油发动机LNG双燃料改装关键技术研究、节能环保方程式赛车、基于无线供电的中压电气设备温度监测技术、智能循迹赛车、智能防爆机器人、一种活性炭改性的保健制水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