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3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4篇 |
丛书文集 | 67篇 |
教育与普及 | 3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9篇 |
综合类 | 18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30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42篇 |
2009年 | 133篇 |
2008年 | 127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针对目前矿井下定位通信系统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一种可供矿井下定位系统使用的通信模块设计。阐述了该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介绍了所使用的新跳频序列的原理和实现算法,并对通信模块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通信模块能为矿井下定位系统提供快速可靠的信息采集,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应用该通信模块的矿井下定位通信系统在丢失率指标上较其它现有系统低。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在层状围岩隧道钻爆施工中,层理往往会影响爆破效果,导致超欠挖、支护结构受力与设计不符、围岩稳定性不可控等不利后果,为此,基于某白云岩隧道掌子面特征及室内试验结果,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利用RHT模型开展层理数量及分布对岩体爆破损伤关联耦合性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接触”方式模拟层理能较好反映应力波在层理的反射、透射等力学行为特征,在特定条件下,应力波会在层理处形成应力波叠加,使得局部岩体的应力峰值变大,产生拉伸效应并激发裂纹;当冲击荷载超过层理强度阈值时,层理会被破坏而失去反射和透射作用;利用相邻层理间距的差值?H与损伤占比Dp作为拟合参数来揭示层理疏密程度与岩体爆破损伤的相关性,得到拟合公式Dp=6.54-0.12?H;当炮孔半径为R时,层理与炮孔距离小于18.3R时,层理对岩体爆破损伤演化的影响较小,大于18.3R时,层理对岩体爆破损伤演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5.
地层速度的变化是孔隙压力预测过程中的敏感参数之一,而岩层的性质、岩石的成分等众多因素则影响着速度的变化,导致其预测和估计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本文首先利用中途垂直地震剖面(VSP)获得的已钻井段的时深关系及钻头前方未钻井段反射波场信息使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地层速度预测问题进行建模,其显著特点是众多影响因素以属性形式作为输入模型,然后使用卡尔曼滤波器来求解该多元回归模型的参数,预测得到钻头前方地层速度。鉴于输入的VSP走廊叠加资料及衍生属性具有比常规地震更高的分辨率,从而使得预测得到地层速度也具有更高分辨率。基于以上工作基础上,我们将基于VSP预测获得的速度应用在地层压力预测中,并实际应用在琼东南盆地高温高压井中,预测了钻头前方300 m的地层速度,进而估算钻头前方地层的孔隙压力。后续的实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较为可靠,为安全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持,验证了本文方法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6.
近几年随着测量信息的增多,需要应用的技术也越来越多,根据随钻测控技术现状,决定着重研究加强随钻测控技术的精准度和可靠性的提升,随钻环空压力测控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不同的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等方面应用更为广泛。本论文主要研究随钻测控技术的现状,以及国外随钻测控技术的发展概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7.
提出了群钻钻削力预测模型。初步试验结果表明,钻削轴向力的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08.
低渗透油藏具有典型的低渗、低压,非均质性强和天然微裂缝发育特征。油藏经注水补充能量开发后开发矛盾突出,导致高含水井或水淹井比例增多和油藏采出程度低,严重影响了整体开发效果。鉴于目前针对高含水井或水淹井治理难度大的问题,立足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在明确了水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和调研了512″套管井开窗侧钻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大斜度井分段压裂改造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的技术思路。针对侧钻井改造技术难点,对储层改造工艺技术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实现分段压裂改造提高储层泄流面积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为提高暂堵压裂效果,并配套研发了耐压性高和稳定性强的关键性堵剂。现场试验表明,采用老井侧钻方式改造效果显著,是开展低渗透油藏水淹井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为后续提高油藏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
设计了一套可以提高随钻姿态测量效率和精度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特定的标定方法对测斜探管进行综合标定。该标定系统采用VB、MATLAB、C等语言混合编程设计而成,具有实时可编程数据采集、实时曲线绘制、实时姿态测量显示、数据报表、历史数据回放等功能。具有标定姿态少、标定效率高等特点。研究分析大量的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易操作、功能全等特点,可以满足旋转导向钻井仪传感器标定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