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41篇
系统科学   434篇
丛书文集   302篇
教育与普及   17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0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566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462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GM(1.1)灰色模型在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探讨了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维建模理论在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本方法具有较一般预测方法所需信息量少,结果合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基于PARTANFrank-Wolfe方法提出了关于一类确定性多交通方式平衡分配的算法。然后在这个算法中修改加入了有关选择分配的部分用来获取附加的信息——局部区域的交通流矩阵。  相似文献   
93.
通过对移民安置区产业劳动力容量及安置容量研究,提出了移民安置区产业劳动力容量及安置容量的定义,计算方法及步骤,并对典型区进行实例分析,该研究成果对编制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规划,合理确定移民安置区各产业的安置容量,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4.
95.
我国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交通通达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根据区域平衡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一个区域性的一级增长极城市和各省区内部的二级增长极城市,从交通通达性的角度,分别从总运输距离、通达性系数、位势和铁路航空便捷度方面,对中部六省会城市进行了科学的比较.结果显示,武汉在所有的比较项目中均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郑州和长沙次之,太原优势最不明显,因此文章认为武汉是中部崛起过程中的核心增长极城市.  相似文献   
96.
快速公交车辆平面交叉口信号优先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以等待延误大小为约束条件在设置快速公交(BRT)专用进口道的十字平面交叉口给予BRT车辆有条件信号优先.有条件优先含义是只给予满足特定条件的BRT车辆信号优先.具体做法是利用检测系统检测BRT辆抵达交叉口遇红灯开始排队待行时刻,依据所有待行BRT车辆的最大等待延误判断是否应提供信号优先服务.信号优先实现方法包括实时调整优先相位、优先相位分隔多次出现和压缩非优先相位.与定时信号控制相比,感应控制根据BRT车辆等待延误大小进行信号调整,提高BRT系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7.
基于GIS和GPS的交通状态参数估计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行程时问参数估计的模型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下仿真出租车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系统实现和关键技术.提出了系统评价的指标,包括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及时性、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成本等,对路网连通性拓扑结构的构建、GPS坐标与城市平面直角坐标的转换模型以及仿真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应用开发的GPS交通仿真系统进行了模拟试验的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和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8.
容量制约下的交通网络流模型是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表现为在路段容量约束条件下的用户均衡网络的优化,这个模型能够描述交通网络的拥挤特征.容量制约下的交通网络流模型可以转换成传统的用户均衡模型的形式,为此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结点对,定义了一个新梯度,这个新梯度等于所有使用路径的费用的均值.利用新梯度的特征,并结合惩罚函数方法,可以获得容量制约下的交通网络流的解.数值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表现出优良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99.
针对既有隧道改建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具体实践,建立以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控制点为约束条件,改建量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初步确定线路位置;建立线路贯通性与限界适应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限界自动分析软件,确定最佳的线路设计位置,从而解决了既有隧道工程改用作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线路贯通性和限界适应性的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00.
根据城市路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路网图的分割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网格最短路径并行算法GPSPA1和GPSPA2.这两种算法克服了传统并行标签算法只适合在共享内存的并行机器上使用的缺点,适合网格环境下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分割器不能完全分割源点和目标点时,GPsPA2比GPSPA1效率高;完全分割时,两种并行算法的加速比大约都是3.GPSPA2应用于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系统2.0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