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5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214篇
系统科学   79篇
丛书文集   555篇
教育与普及   44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7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1178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638篇
  2013年   697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958篇
  2010年   888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856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557篇
  2005年   422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灰色系统与时序组合模型在高层建筑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视为具有确定性趋势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运用灰色GM(1,1)模型提取其中的趋势项,用AR(n)模型表示随机残差项,利用灰色-时序组合模型进行沉降预测.算例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高层建筑沉降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2.
西安市铁炉庙地裂差异沉降的二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安地裂差异沉降近期超常活动,给城市建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危害,并对将要建设的地铁工程危害极大,根据近几十年来的实测和预测资料,通过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和地裂差异沉降的二维有限元仿真模拟,得出2005年到2050年地裂差异沉降累积值为84.7mm,水平位移量为36.3mm.这与用各种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3.
不同方法测定黄土和古土壤样品粒度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激光粒度仪和沉降法分别测量了黄土和古土壤的粒度分布,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认为激光法测量的重复性和测量精度较高,小于5μm颗粒含量低于沉降法,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方法的原理不同和样品中颗粒形状不规则所致.黄土风化成壤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碳酸盐矿物可能主要存在于小于5μm的颗粒内.  相似文献   
134.
比较全面地回顾了末次盛冰期以来有关东海海平面变化、长江入海历史、长江河口海岸演变、陆架上的古河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关于末次盛冰期时长江入海状况现存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指出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即应加强对因气候、海平面变化引起的河道变形作用以及长江与古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应加强对陆架泥质沉积物的研究,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5.
混凝土坝空间位移场监测模型的探讨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场论出发,应用幂级数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坝工理论和工程力学知识,全面论述了建立混凝土坝空间位移场的动态监测模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建立丹江口左岸转弯坝段34^#、36^#坝段正垂线的分布模型,通过对模型成果较为深入地比较和研究,得出此模型是一种很好的变形监测模型的结论,在全面监测大坝工作情况时,其发挥的作用是单个测点变形模型不可比拟的,尤其是和单个测点的监测模型联合,从点、线、面全面监视大坝工作情况,更能充分发挥各自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6.
内齿行星齿轮机构的弹性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内齿行星齿轮传动运动副及零件的弹性变形协调条件和弹性动力学分析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和封闭算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仿真,仿真中对截断模态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拟静态修正,计算了机构中输入轴行星轴承、输入轴箱体支承轴承、支承轴行星轴承和支承轴箱体支承轴承的载荷,以及在两个所谓“死点位置”的载荷.结果表明,在这两个位置,轴承载荷并不很高,即“死点冲击”并不存在.还计算了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37.
研究了光束钎焊获得的对接和搭接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及其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光束钎焊对接接头的断裂强度σb、相对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均低于被钎焊母材。同质接头的弹性极限σ0.01、屈服极限σ0.2与母材相当,而异质接头的σ0.01、σ0.2值仅取决于低屈服极限的母材,与高屈服极限的母材无关。对接接头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是非均匀的,同质接头中的钎缝和近缝区的塑性变形量最小,而异质接头中屈服极限较高的母材一侧几乎无塑性变形。搭接接头在拉伸载荷作用下下会产生“折弯效应”,折弯程度随被钎焊母材屈服极限的增加而减小。对接接头的断裂是由纯拉应力导致的,而搭接接头的断裂是剪应力和拉应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8.
论述了彭灌地区大鱼洞—九甸坪—龙溪滑覆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将其划分为南北两个滑覆体,二者以侧向镶嵌方式相连。北段为滑褶式,由两个呈上叠方式的次级滑覆体组成;南段为滑片式。滑覆体是在挤压推覆构造的后期具松弛性质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下形成的,其来源于映秀—北川断裂东侧地区。滑覆活动于印支晚期至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139.
以CNC数控弯管管材复杂空问成形的工程问题为背景,用三维弹塑性大变形理论来研究和分析管材在特定模具下的成形过程,并且编制了三维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程序。实现了管材弯曲成形过程的模拟,获得了设计模具和确定工艺参数的有关参考数据。通过实际管材在CNC弯曲过程中的计算,得到内部应力、应变分布及变形。再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于模具设计、弯管数据的修正,管材的材质、直径、壁厚的选取,以及加工中管材的弯裂、管壁起趋等现象的控制,提供了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0.
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处理味精废水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厌氧活性污泥经壳聚糖处理后,在不同pH值条件下,处理味精废水的活力情况及脱氢酶活力与沉降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厌氧菌群经壳聚糖处理后,在最适pH7时,其沉降性能、脱氢酶活力、去除味精废水CODcr的活力均有明显提高。考察了不同污染负荷的味精废水(味精废水经预处理后)通过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化反应器后的CODcr值变化情况,表明提高废水污染负荷及延长其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有助于提高CODcr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