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余洪昇 《科技信息》2013,(12):367-368
本文从深圳地铁列车高速断路器过流保护特性、变电所直流馈线过流保护特性出发,结合地铁列车高压接地故障案例,从硬件配置、控制方式和di/dt整定值三个方面分析了车载高速断路器加装di/dt功能的可行性,实现了车载高速断路器跳闸动作快于接触网断路器跳闸,保障了供电系统的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62.
谢桂通 《广东科技》2009,(16):236-237
1 引言 电网故障分类统计表明,由于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日益增多.例如,在我国跳闸率比较高的地区.高压线路运行的总跳闸次数中,由雷击引起的次数约占40~70%,尤其是在多雷、土壤电阻率高、地形复杂的地区,由雷击输电线路而引起的事故率更高,因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装线路避雷器是减少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理论计算分析和实践都证明,将线路避雷器应用到线路雷电活动强烈或土壤电阻率高、降低接地电阻有困难的线段,可以较大地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63.
国内某CPR1000核电机组汽动泵在执行小流量试验过程中转速波动引起电子超速跳闸,该文根据汽动泵电子超速跳闸故障现象,结合转速测量和动作回路原理,通过就地问题排查、离线检测和故障复现试验等手段,针对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逐一详细排查,最终查出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64.
高洁 《广东科技》2014,(6):40-41
针对如何做好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探讨,以便降低线路跳闸率。首先分析了电网调度管理的危险点,包括负荷倒闸失误、状态倒闸失误以及复送电失误等,同时对配电线路跳闸的原因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降低线路跳闸率的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5.
失压事故是一起完全可以避免的越级跳闸事故,具体应对措施为加强施工作业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加强变电站保护定值和压板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66.
方闯  邵华 《科技信息》2009,(21):I0370-I0371
分析井下越级跳闸的原因,为其它煤矿井下解决高压越级跳闸提供参考;并为生产矿山电气开关厂家提出新要求,以适应矿山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67.
陈强 《科技资讯》2009,(29):53-53
本文旨在通过一起合环不当引发的停电事故,探讨工厂双路电源供电系统中分列运行的合理性和装设备投的必要性。另外还准备简要说明供电设计中手动备投和自动备投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8.
大型机电设备在安装完成之后,都要对电动机进行起动调试。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的质量,验证其连续工作的可靠性,但常常会发生电机起动失败而跳闸。本文主要介绍电动机起动瞬动跳闸失败的异常现象,并分析其原因及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高压送电线路雷击闪络跳闸产生的原因,在进行送电线路设计时,针对雷击情况,提出一些合理的防雷方式,以提高送电线路耐雷水平。  相似文献   
70.
随机参数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雷击跳闸过程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强 《广东科技》2013,(20):74-75
和单回输电线路相比,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导线更多,杆塔也更高,因此更加容易受到雷电的影响,发生跳闸现象。对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随机参数对于这个过程的影响,为雷击跳闸提供一些更好的防护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