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6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The endangered medicinal herb, Changium smyrnioides can only be found in deciduous forest gaps within the middle to northern subtropical broad-leaved evergreen forest zone of China. The considerable plasticity of its shoot and root structure helps it to capture light more effectively in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and to adapt to the soil moisture conditions in its narrow habitat. Another medicinal plant, Anthriscus sylvestris, is of similar economic importance but commonly distributed widely. In contrast to C. smyrnioides, it has low structural plasticity. It is also specialized to adapt to the moist and sunny environment, where habitat, such as the banks of creeks and rivers, is abundant.  相似文献   
63.
试验发现越冬代七星瓢虫雌成虫,春季饲养时不经雌雄交配,单雌可产卵,卵能正常孵化。结果证明:①春季去雄饲养单雌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与雌雄交配混养无差异。②单雌所产的卵及子代各虫态历期和发育所要求环境条件与混养相同。③对越冬期雌成虫进行解剖镜检,证实储精囊有精子束,带精越冬。  相似文献   
64.
结合野外考察及部分室内实验,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Plumipes)在陕西歧山县最适生境为有稀树、土台或沟壑的开阔田野。种群密度冬季(1~2月)0.4对/10hm2,夏季(6月)2.1对/10hm2越冬期,昼伏夜出,主要捕食鼠类(占66.7%);繁殖期,昼夜活动,主要捕食昆虫类(占62%~96.9%)。解剖学特征与陆栖捕食行为高度适应。体色拟态效果及无声飞行更为有利捕食过程。平均日食量49.7g。估计全年可捕鼠238只、昆虫580余只。还报道了小自动情交配到后期换羽等一系列繁殖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65.
彭长根 《江西科学》1995,13(3):154-160
1991-1992年,在江西大岗山长埠林场的晚松「Pinus rigida Mill.bar setotina(Michx。)Lond.ex Hoopes」人工纯中,设立了6块标准地,对思茅松毛虫越冬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越冬幼虫和蛹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保定市区越冬的长耳鸮的数量变动与温度、光照的关系;昼夜的活动行为和食性进行了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67.
沙棘喜光性强.并能适应庇荫和潮湿的土地.可生于疏林下或阴坡,尤其以阴坡湿地生长最为茂盛。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抗寒、抗风沙.并耐干旱和高温,在一50℃的严寒地区也可以安全越冬。夏季不畏酷热,在地面60℃的高温下也不致枯死。沙棘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水湿.更耐干旱瘠薄。可在石质土地、丘陵以及黄土高原的塬、阳坡、阴坡、沙地和平原、河岸、沟谷、低湿地、河滩、洪积扇和低盐渍的土地上生长。  相似文献   
68.
广西罗城县越冬蝗虫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城境内越冬蝗虫有3总科9科21属34种,其中东洋种28种,占本区已知种类的82.4%;广布种5种,占15.3%;特有种1种,占2.3%。从区系的组成,以东洋种为主体,该区属于东洋界。  相似文献   
69.
棕榈在北方不同生态环境下越冬栽培适应性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设置的不同生态环境小区内栽培棕榈,通过分析越冬栽培期间不同小区内的温度、风速及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观察植株寒害反应及来年生长状况,并结合植株叶片组织水分、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歧化酶(SOD)比活性的测定,揭示了棕榈北方越冬栽培适应性的生理基础和伤害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背风向阳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低温、大风,引发叶片组织中水的质量分数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的质量分数以及膜的保护酶POD和S0D的比活性提高,这有利于植株抵御寒害,安全越冬。自然裸地生态环境内的低温,尤其是大的风速加之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使叶片组织的POD和SOD比活性下降、质膜透性增强,叶片呈现生理干旱的伤害性特征,且部分植株生长点部位严重受害,翌年死亡。冬季寒潮所造成的极端低温以及大风引发的生理干旱,是棕榈树在北方户外越冬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70.
一、冬麦在我省的发展吏.黑龙江冬麦生产经过了跌峦起伏的历程,历经七十余年的栽培,但有突破性的发展是近几年的事.我省早在1934年就有冬麦种植的记载.1994年秋全省试种冬麦的有100多单位.二、冬麦栽培的新成果.栽培技术由过去的平播改为今天的沟播栽培技术,完善了冬麦沟播栽培技术.三、冬麦在我省的发展展望.冬麦在我省的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适应我省生长的品种;二是与之相对应的栽培体系的研究.现条件以具备,应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