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16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798篇
系统科学   366篇
丛书文集   838篇
教育与普及   139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2篇
现状及发展   98篇
综合类   15754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788篇
  2013年   665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967篇
  2010年   909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986篇
  2006年   796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723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707篇
  2000年   632篇
  1999年   476篇
  1998年   424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415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162篇
  1988年   9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本文利用改进了的一般极大值原理,给出了n+1维欧氏空间E~(n+1)中利齐曲率下方有界的完备连通超曲面为全脐超曲面或极小超曲面的一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究生境对银杏(Ginkgo biloba)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4类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探索影响代谢产物积累的主要立地因子,为银杏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雌株和雄株银杏在7个生境下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类脂等变化规律。【结果】来自不同生境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类脂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来自石家庄地区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的含量最高;聚戊烯醇含量与类脂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但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平均最暖月气温是影响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类脂积累的关键环境因子,此外日照时长和土壤中P、K含量对其的积累也具有较大的影响。【结论】环境因素会显著影响银杏叶中代谢产物的含量,温暖的生境有助于聚戊烯醇等类脂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相似文献   
173.
基于文献、问卷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统计分析监利市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原产地和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危害等级.结果显示:1)监利市外来入侵植物有18科36属45种,以菊科(Ast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主,共计24种,占比53.3%,其中,菊科植物最多,占比26.7%;2)从生活型来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比97.8%;3)从原产地来看,原产于美洲的种数最多,占比59.6%,欧洲和亚洲次之,均占比14.9%;4)从入侵等级与危害程度来看,有恶性入侵类植物1种,严重入侵类8种,局部入侵类7种、一般入侵类24种和有待观察类5种;5)从分布特征来看,1、2级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新沟镇、毛市镇和棋盘乡等乡镇;3级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周老嘴镇、分盐镇和汴河镇等乡镇;4、5级入侵植物在监利市分布较少,呈零星分布.同时本研究提出监利市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建议,包括关注已入侵植物及其原产地、加快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系统、加强科普宣传等,为我国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4.
先进电磁波吸收材料对薄厚度、轻重量、宽频带、强吸收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梯度电磁特性的新型层状台阶吸波超材料。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分散不同含量的羰基铁和碳纤维来获得不同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的材料。通过对各层材料的电磁参数和几何尺寸实现宽频吸波性能的优化。在相同厚度和相同各层材料电磁参数条件下,平板层状结构在2.0–40 GHz范围内只能实现小于?6 dB的反射损耗,而本文设计的层状台阶超材料实现了小于?10 dB的电磁波吸收。此外,层状台阶超材料在11.2–21.4 GHz和28.5–40 GHz的频率范围反射损耗小于?15 dB。根据实验和仿真结果,本文讨论了多尺度结构协同效应所引起的多种电磁波吸收机制。因此,将多层结构和周期性台阶结构结结合获得新型的梯度吸收超材料,可为宽频电磁吸波材料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含混合配体的铜配合物[CuClPhen]+·[HL]-·2H2O(HL=5-硝基间苯二甲酸,Phen=1,10-菲咯啉),其结构由单晶X射线晶体学确定。标题化合物在三斜空间群P-1的晶体化合物。标题化合物的晶体数据:C32H24ClN5CuO8,Mr = 704.54,a = 10.4044(5),b = 12.3912(9),c = 12.4632(9)Å,α = 73.859(6),β = 85.036(5),γ = 78.202(5)°,V = 1510.09(17) Å3,Z = 2, T = 293(2) K,Dc = 1.549 g/cm3,μ(Mo) = 0.874 mm-1,F(000) = 720.0,R = 0.0554,wR = 0.1434,GOF = 1.098。当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所制备的配合物具有高比电容、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良的倍率性能。在1mol/L KOH溶液中,最大比电容可达到69 F/g。在2 A/g电流密度下,100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72%。标题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红色光致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76.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影响离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分化的因素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并提出了一个称之为阶段分化的假说且用这个假说来较合适地解释离体植物细胞的分化.与此同时,本文还指出了一些植物组织培养工作面临急需解决的问题.展望未来创造新的植物种类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77.
本文对1982年发表的Vitt藓类植物分类系统及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简要评论与介绍.有关藓类植物的分类原则,演化关系等在此也一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8.
四棱豆“桂丰三号”主要性状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龙明华 《广西科学》1994,1(1):68-69
报道了“桂丰三号”的主要植物学特征、农艺性状和生长发育特性.“桂丰三号”是一个无限生长型的中晚熟品种,主蔓长3.5~4.5m,其第15~20节开始着生花芽、第3~10节上共长出3~7条侧蔓.3月15日至6月30日期间,从播种到开花约需75天;7月10日至20日期间,从播种到开花约需50天.3月至7月20日期间,无论何时播种,其开花结荚盛期都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单株结荚数30~50荚,荚长19cm,荚横断面呈正方型,每荚有15粒种子,老熟种子黄褐色、圆形,千粒重300g。嫩豆荚淡绿色,成熟豆荚黑褐色.  相似文献   
179.
固氮细菌—植物根际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莉华  周政贤 《贵州科学》1998,16(4):316-322
固氮细菌与植物根际的联合固氮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查阅和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此项研究的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介绍了联合固氮作用的测定方法:分析了联合固氮作用的影响因素;并着重介绍了几种联合固氮体系(包括宿主与固氮菌两个方面)。本文还注意到联合固氮作用的研究已不限于禾本科植物。木本科植物的根际联合固氮作用也已被发现。  相似文献   
180.
植物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多酚氧化酶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能催化多酚类氧化成醌类的质体金属酶-PPO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通过一定的方式转运质体内而成为具酶活性的形式,PPO的底物存在于液泡,这种酶一底物的区域分布,使得PPO在完整细胞内的生理功能难以确定,PPO基因已分别从番茄、马铃薯、苹果、葡萄等植物中克隆成功,PPO基因属于一个基因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