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系统科学   37篇
丛书文集   149篇
教育与普及   9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6篇
现状及发展   35篇
综合类   437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01.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 (EGSB) reactor and bioaugmentation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biohydrogen production with molasses wastewater. The start-up experiments consisted of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0~24d) seeded with activated sludge, the butyric acid type-fermentation formed when the initial expanding rate, organic loading rate (OLR), the initial redox potential (ORP) and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were 10%, 10.0 kg COD/(m3·d), - 215 mV and 6.7 h, respective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stage on day 25, the novel hydrogen-producing fermentative bacterial strain B49 (AF481148 in EMBL) were inoculated into the react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OLR 16. 0 kg COD/(m3·d), ORP and HRT about - 139 mV and 6.7 h,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 reaction system transformed to ethanol-type fermentation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OLR. When OLR, ORP and HRT were about 94.3 kg COD/(m3·d), -250 mV and 1.7 h, respectively, the system achieved the maximum hydrogen-producing rate of 282.6 mL H2/L reactor· h and hydrogen percentage of 51%~53% in the biogas.  相似文献   
902.
0 IntroductionIn microbiological fermentation and plant cell cul-ture ,there are manyexamples of applying“periodic oper-ation”to enhance productivity[1-3],although the mecha-nismof this effect remains obscure .In animal cell cul-ture ,applying intermittent hydrostatic pressure could in-crease cell proliferation[4-6]orincrease enzyme activity[7].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 pressure , pH,light intensity and nutrients concentration may be chosentointroduce physical stimuli .Cytopo…  相似文献   
903.
何晓斌 《甘肃科技》2006,22(2):44-4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各省市地区对污水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和严格。本文主要介绍水解好氧工艺处理污水的机理、工艺特点、设计要点,及首次在铁路工程运用情况。通过工程实际的运行,说明水解好氧工艺可以合理的结合厌氧工艺的特点和好氧工艺的优点,并有效的在铁路工程污水处理中加以了运用,其处理污水的原理在工业生产污水及类似的生活污水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904.
杨万荣  吕建国 《甘肃科技》2006,22(9):102-104,58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类型,并列举了膜生物反应器在不同行业中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5.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二氧化碳(CO_2)电化学还原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引起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此技术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电/水电的弃电,将温室气体CO_2还原为低碳燃料和有经济价值的化学品。这一技术可以促进废弃物(气体)利用以实现能源储存与转换,变废为宝,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环保、有发展潜力的CO_2处置方法。使用的催化剂和电解质不同,CO_2电化学还原过程给出的产物也不尽相同。本文概述了CO_2电化学还原的原理以及催化剂、电解质和反应器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06.
针对目前应用较广的平板膜竖直结构提出改进, 设计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θ 的梯型平板膜结构, 使其在保持膜面附近气泡错流速度的同时增加气泡与膜面弹性碰撞的强度与次数, 提高膜面曝气冲刷效率, 高效控制膜污染, 最终降低SMBR中由强曝气所产生的高能耗. 通过对 Vries 建立的气泡与竖直平板相互碰撞数学模型的推导和改进, 利用计算机迭代运算技术得到一定曝气位置下不同气泡大小范围内的相对适宜的倾斜角度q. 最后对于SMBR实际应用中多组平行放置的单片梯型膜提出建议, 设计膜组件间隔8~15 mm, 并在组件间5~7 mm位置进行曝气, 梯型膜设计的最佳角度q 在1.7°~2.5°之间.  相似文献   
907.
"柔软接触"在自然界和工业应用的摩擦副中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但线接触副中接触率的原位测量目前尚无系统方法.本文建立了含光学显微、数字图像采集的软摩擦试验台.通过对接触率不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对比讨论了试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法向载荷对接触率影响规律可表述为幂函数,且受到弹性模量的影响.本文结合Ghatak的柔软橡胶薄层力学模型,分析了柔软材料的弹性模量对接触率的具体影响规律.本文以上述分析为基础,针对实际应用中柔软材料几何尺寸差异的问题,制备了9种不同厚度的圆柱形弹性样品,试验和理论分析都发现临界厚度值将影响接触率,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08.
采用反向微乳液法,通过调节微乳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的浓度,制备了粒径范围在10~200nm的Ag纳米粒子.XRD和TEM对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进行表征.以这些不同粒径的Ag纳米粒子作为各向同性导电胶的导电填料,发现对于不同粒径的Ag粒子填料,导电胶电阻率的阈值填充量是不同的.当填料粒径为50nm时,导电胶出现的最小阈值填充量为63wt%,理论计算结果与这一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0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越来越大,对高压开关的可靠性以及寿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将纳米粉体复合镀银合金应用到高压开关电接触部位,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本文简要分析了高压开关电接触部位上纳米粉体复合镀银合金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10.
量子连续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量子理论的连续粒子群优化(Continuou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Quantum Methodology, CPSO-QM)算法,主要是采用了量子理论中的叠加态特性和概率表达特性.其中,叠加态特性可以使单个粒子表达更多的状态,潜在地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概率表达特性是将粒子的状态以一定的概率表达出来.在基准函数的实验测试中,对比其它常用算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性能较好.在实际应用中,以丙烯腈反应器作为建模研究对象,提出了三种进化策略,实验结果显示,这三种策略训练的神经网络软测量模型都可以较好地预测丙烯腈的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