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Two metamorphic processes, i.e. subsolidus dehydration and partial melting occurring in MORB, metasediments and peridotite of subducted oceanic lithosphere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vailable experimental work and phase equilibrium modeling. Phase diagrams of hydrous MORB show that in most cold subduction P-T (pressure-temperature) regimes a large portion of water in the basic layer has released below the onset of blueschist facies (〈 20 km), and at a depth (60--70 km) of transition from lawsonite blueschist to lawsonite eclogite facies through glaucophane dehydration; only a smaller portion of water will escape from the slab through dehydration of lawsonite and chloritoid in the depth range suitable for arc magma formation; and a very small portion of water stored in lawsonite and phengite will fade into the deeper mantle. The role of amphibole for arc magma formation is still arguable. In cold subduction P-Tregimes, the dehydration of chlorite and talc in AI-poor metasediments, and chloritoid and carpholite in AI-rich metapelites at a depth around 80--100 km will make some con- tributions to the formation of arc magma. Comparatively, dehydration of serpentine in hydrated peri- dotite occurs at depths of 120--180 km,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rc magmatism. Subduction of oceanic crust along warm P-T regimes will cross the solidi at a depth over 80 km, resulting in partial melting under fluid-saturated and fluid-absent conditions in the metasediments involving biotite and phengite, and in the basic rocks involving epidote and amphibole. The melt compositions of the basic crust are adakitic at pressures 〈 3.0 GPa, but become peraluminous granitic at higher pressures.  相似文献   
22.
利用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偶氮二异丁腈及其它助剂组成的复合引发体系,研究了在30℃下,丙烯酰胺(AM)与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DMDAAC)在水溶液中的共聚合,得到了溶解性能好的阳离子共聚物(PDA).考察了pH值、引发剂用量和单体加料方式对阳离子共聚物粘度和阳离子度的影响.继而进一步研究了PDA作为絮凝剂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其污泥脱水效果比目前市售的阳离子絮凝剂要好.  相似文献   
23.
张鑫  陈命男  朱少波  王鹏 《科技资讯》2014,12(21):115-11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增加,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深度的提高,污泥产量逐年增加.好氧发酵堆肥作为一种有效处置与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手段,该类工程建设日益增多.为了有效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实现污水处理厂污泥达到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本文根据作者从事污泥处理处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的一些体会,就污泥好氧发酵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评价重点.评价难点,环境监管等提出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4.
膜分离技术在生化产品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超滤、纳滤和微滤等几种膜分离技术在生化产品分离纯化中的应用现状,以及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生化产品制备现存的问题。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物质分离浓缩技术,分离纯化生化产品效果较好,选用更佳的膜材料以及多种膜分离技术连用是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
含乳化油污水的超滤膜分离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外压管式聚丙烯腈(PAN)超滤膜对含乳化油污水进行分离,由实验结果拟合出模型参数,建立了对含乳化油污水进行处理的数学模型。用模型进行通量预测,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渗透通量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操作压力大于0.2MPa及料液中乳化油浓度≥3g/L时,膜面已形成凝胶层;当压力较低或浓度不大时,渗透通量受浓差极化-渗透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6.
在二环倍半萜天然产物的全合成过程,使用SeO2/SiO2、CuSO4/S2O2、FeCl/SiO2等受载试剂,有效地完成了烯丙位选择性氧化、脱水及性缩硫酮化等反应。  相似文献   
27.
大豆肽的分级膜分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截留不同分子质量(30000u、10000u和5000u)的切向流超滤膜将水解度为14.5%的大豆肽按分子质量分为4级,利用凝肢过滤色谱研究了大豆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分级膜分离的效果,以及大豆肽膜分离时膜的通量和分离效能变化,并对不同分子质量段大豆肽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级膜分离方法对大豆肽能进行有效的分离;水解度为14.5%的大豆肽中大多数的分子质量小于5000u;不同分子质量大豆肽的溶解性、粘度、起泡性和乳化性不同.采用全回流方式处理大豆肽粗品时,随着大豆肽浓度的提高,膜通量有所下降,但膜效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8.
活性炭联合陶瓷膜超滤纯化香菇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香菇多糖精制工艺及降低生产成本,以45%香菇多糖粗品为原料,利用陶瓷膜超滤对其进行纯化精制。结果表明,4.5mg/mL的香菇多糖粗品溶液用1%活性炭作预处理,超滤温度为40℃,超滤压力为0.2MPa,膜面流速为4.5m/s时纯化效果最优。蛋白质的脱除率可达81%,多糖粗品脱色率达90.9%,精制得香菇多糖的纯度为89.7%,回收率77.6%。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为了了解马铃薯升华干燥效果和马铃薯的升华干燥时间,优化冻干过程,减少冻干能耗,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马铃薯切片进行模拟。方法 综合利用传热学、传质学和有关学科知识,建立马铃薯切片在升华干燥过程中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模拟马铃薯片的升华干燥过程。结果 冰质量与初始时刻冰质量之比随着干燥时间增加逐渐减少,脱水速率随着干燥时间增加逐渐减小。考虑模拟忽略了蒸汽从切片四周流出的实际情况,导致冰质量与初始时刻冰质量之比实际值小于模拟值,脱水速率实际值高于模拟值。实际上升华干燥能除去马铃薯切片85%以上甚至90%以上的水分,干燥效果较好。随着马铃薯切片厚度的增加,马铃薯切片的升华干燥时间逐渐增大。马铃薯升华干燥时所处的冻干仓温度越高,升华干燥完成时所用的时间越少。冻干仓压力越大,马铃薯升华干燥时间越长。隔板温度越大,马铃薯的升华干燥时间越短。结论 在对马铃薯进行冻干时,应尽量增加冻干仓温度,降低冻干仓压力,增加隔板温度,减小马铃薯厚度,以降低马铃薯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30.
磷石膏脱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差热分析方法对几种石膏的脱水温度进行了测定,讨论了磷石膏在自然状态、干燥状态和负压状态下的脱水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