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玉米对MDMV的抗性与PO和SOD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抗性玉米人工接种DMDV后1周内的PO和SOD活性变化及其同工酶谱组成。结果表明:玉米感染MDMV后,PO活性发生明显变化,无论是抗、感品种PO活性比对照多有提高。但抗、感器种之间、接毒与对照之间比较,夏、秋两季采样测定结果不尽相同,尚难发现明显的特征性差异。抗、感品种、接毒与对照之间PO酶谱有差异,抗病品种的健康叶片带纹多、颜色重,而感病品种带纹少、颜色浅;抗病品种的接毒叶片比对照酶带加重或增添新酶带。抗病品种SOD活性的本底水平高于感病品种,接毒后SOD活性比健康对照提高但不明显,而感病品种SOD活性比健康对照提高明显,且活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2.
采用酶电泳手段 ,测定了重庆北碚特产的缙云卫矛 (Euonymuschloranthoides) 3个居群 3 6个个体功能叶片的酯酶 (E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同工酶谱带 ,并进行二群体态数据编码 ,然后采用Sokal-Michener结合系数的加权平均法 (WPGMA)对各酶谱带相关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并结合遗传杂合度 (He)、遗传相似性系数(I)、遗传距离 (D)等遗传分化度量指标的分析 结果表明 ,来自同一居群的个体 ,同工酶谱带相似性高、遗传杂合度小、遗传相似性系数大、遗传距离小 ;显示出居群内个体遗传分化小 ,而居群间的个体则相反 究其原因 ,可能是由其特殊的生殖方式和环境隔离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3.
荧蒽,菲,芘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三-四环多环芳烃(荧蒽、菲和芘)的混合物进行染毒实验,研究菲律宾蛤仔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污染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此三种混合污染物对SOD活性的影响为一动态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诱导反应和抑制反应阶段。  相似文献   
84.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甲基绿溶液对水丝蚓急性毒性(LC50),测定了经甲基绿胁迫后水丝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结果表明:(1)甲基绿对水丝蚓24、48、72 h LC50分别为37.6、31.6、29.3 mg/L.(2)24 h实验,28、32、35 mg/L甲基绿溶液对水丝蚓SOD起诱导作用,与对照组比较,32、35 mg/L SOD活性升高,变化显著(P<0.05);40、45、50 mg/L高浓度试液对水丝蚓SOD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45、50 mg/L动物SOD活性降低,变化显著(P<0.05);(3)48 h实验,28、32、35 mg/L甲基绿溶液对水丝蚓SOD起诱导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SOD活性升高,变化显著(P<0.05);40、45、50 mg/L高浓度试液对动物SOD起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SOD活性降低,变化显著(P<0.05);(4)72 h实验,水丝蚓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8 mg/L药剂对动物SOD活性与24 h相比有所升高.作为核染色剂的甲基绿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水丝蚓造成胁迫,影响动物正常行为及生理现象以至危害生命.  相似文献   
85.
采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150分子筛柱层析分离纯化了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子实体超氧化物歧化酶.纯化了31倍,回收率为10.51%,纯酶比活力为5 512.6 u/mg,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 ℃,最适pH值为8.0,酶在25 ℃以下比较稳定,亚基分子质量为21 kD,全酶分子质量为43 kD, 该酶由2个相同的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86.
桑黄菌质多糖的固态发酵及其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采用固态发酵的方法,将经液态发酵产生的桑黄菌球接种到固态培养基中继续发酵,寻找最佳培养基并对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提取桑黄菌质多糖,灌胃给予环磷酰胺(CP)创伤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分数的影响。抗氧化实验表明,桑黄菌质多糖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和肝组织SOD活性,降低MDA质量分数,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使用一定浓度甲胺磷农药喷洒小白菜后,测定7d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及抗氧化酶(SOD、CAT、和蛋白酶Mg^2+-ATPase、Ca^2+-ATPase)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喷药后可溶性蛋白质在第2~4天含量比对照组减小,随后呈上升趋势;SOD和CAT在第2~6天均高于对照;而Mg^2+-ATPase、Ca^2+-ATPase第1~4天与对照相差不大,第5、6天略高于对照;第7天各物质都基本还原到与对照接近或持平.说明有机磷农药喷洒后致使植物体内产生了大量氧自由基,进而诱导细胞内防御活性氧自由基毒害的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88.
铜离子对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二聚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测了Cu^2+在脱辅基SOD(apoSOD)二聚过程中的作用.探讨了过氧化氢和pH值对SOD二聚体形成的影响,以及缺锌多铜SOD(Cu^2+SOD)诱导其他蛋白质聚集的作用.结果显示Cu^2+SOD自聚集成二聚体,在SDS作用下不解聚;pH值为5.6~6.8最有利于Cu^2+SOD二聚体的形成.而过氧化氢的存在导致Cu^2+SOD二聚体解聚成单体.另一方面,发现Cu^2+SOD能够诱导结构类似的apoSOD,Zn4SOD和Cu2Zn2SOD形成不被SDS解聚的二聚体,而对其他蛋白质没有影响,表明Cu^2+SOD诱导蛋白质聚集时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9.
Te(Ⅳ)胁迫对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不同的生长阶段添加Te(Ⅳ),设置4个实验组,分别从第1天至第4天开始添加Te(Ⅳ),研究Te(Ⅳ)胁迫对S.platensis中各种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碲累积添加量均为650 mg.L-1的情况下,随Te(Ⅳ)添加时间的后移,碲胁迫强度减小,碲对S.platensis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小;水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随着碲胁迫强度的减小而增加,较低的碲胁迫强度下,水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质量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变化趋势与水溶性蛋白相似;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上升,且随着碲胁迫强度的增大而增加;碲胁迫并没有改变螺旋藻中的色素组成,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的质量分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0.
利用RNAi技术, 通过干扰秀丽线虫中的sod-3基因表达, 建立了因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表达缺失引起快速衰老的线虫模型,为sod-3 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等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