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用动滤失仪评价了粘土调剖剂对中低渗透层的污染情况,研究表明,注入压力越高,中低渗透层的污染越严重;地层的非均质程度越高,中低渗透层的污染越小,解除污染的方法有返排法和土酸酸化法,试验证明,返排法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污染,常规土酸化方法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2.
刘锦超 《广东科技》2007,(8):183-183
一、工程概述 "220KV麒麟至天河送电工程(电缆隧道部分)工程B标"的电力隧道,采用内径DN3500mm钢筋混凝土管.根据地质资料,隧道穿越地层为:粉质粘土层、砂质粘性土层及强风化混合岩层.该工程地质复杂,地层较硬,部分地层有孤石.该段中包括3#~5#井之间的隧道施工,其中4#井地段地势为最高,5#~4#井之间隧道全长182m,隧道坡度为 2.56°.3#井与4#井之间隧道全长221m,顶管段140m,隧道坡度为 2.48°.  相似文献   
23.
采用弹性-幂律塑性本构模型来考虑材料的应变硬化特性,基于Hencky全量理论和Von Mises屈服准则,用应力解法统一导出了有强化材料圆形压力孔道体孔道附近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和位移分量的封闭表达式,为圆形压力孔道问题的力学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解析格式。分析表明,已知的含圆形压力孔道体的线弹性Lame解和弹性-理想塑性P.Hill解只是本文解的两个特例。本文解作为一般解,既能反映材料的弹性变形,也能计入材料的塑性应变强化。  相似文献   
24.
《中国基础科学》2006,8(3):22-22
超大磁电阻(CMR)材料由于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的极大研究兴趣。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李庆安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发现当温度降到160K以下时,亚锰酸盐La2-2x也Sr1+2xMn2O7(X=0.6)单晶材料发生从轨道或电荷有序绝缘态向金属态的一级相变,而且其传导率变化超过此前任何单相亚锰酸盐在零磁场下传导变化的100倍。  相似文献   
25.
真空压浆技术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物的孔道压浆,可较大程度地减少压浆孔道中的气泡及出浆口等部位不密实等情况,从而保证预应力均匀分散和对预应力束的保护。基于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孔道真空压浆的施工工艺作经验总结及研究。  相似文献   
26.
大孔道是疏松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冲刷形成的次生高渗条带,极易造成注水低效循环。大孔道的形成严重影响了油田可采油的动用程度。而且增加了开发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孔道的识别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以胡12块油田为例。通过对大孔道在吸水剖面、电性、静态等方面的特征分析。进而分析了大孔道的形成机制。胡12块油田大孔道的形成受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程演化度控制。成分成熟度高。填隙物含量少,碳酸盐胶结物少,成岩演化程度低,压实作用中等-弱的储层在后期长时间大规模注水加剧了大孔道的形成发育。是形成大孔道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7.
近日,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微光机电系统研究部和能源学院合作,共同封装出1500W超大功率LED光源.此光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LED光源,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通过多个工程的后张预应力孔道真空灌浆实践和试验研究,从浆体材料的选用与试验、设备使用和现场施工控制等方面。探讨了真空辅助灌浆工艺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为分析超大型浮体的水弹性响应特性,以某超大型浮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段梁模型,并利用ANYSY软件进行结构干模态分析,利用流体分析软件求解得到结构的水动力系数,最后通过水弹性计算程序对超大型浮体在不同浪向、不同波长波浪作用下的水弹性响应进行了研究。同时,为分析超大型浮体连接件刚度的影响,对不同连接件刚度下的水弹性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长波作用下浮体的刚体作用占主导,而在短波作用下弹性变形占主导;浮体对波浪的浪向较为敏感,但弹性变形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波长接近于浮体在波浪入射角方向上投影的长度时,浮体的水弹性响应对连接件的刚度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0.
以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3标里程DK18+138.948~DK18+191.964区间浅埋扁平超大断面隧道工程为依托,对隧道围岩变形及双侧壁导坑法预留核心土开挖合理长度进行研究.采用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建立了核心土长度分别为20m、25m、30m隧道三维实体模型,将计算值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地表沉降、围岩变形、掌子面附近拱顶下沉、掌子面挤出位移等方面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依托工程双侧壁导坑法核心土开挖的合理长度为25m,且不宜大于研究段隧道长度的1/2.本文的方法和结论为此类扁平超大断面隧道核心土留设合理长度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