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10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以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合成的有序介孔碳(OM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含Cs和B的负载型催化剂(CsB/OMC)。对其与不同载体改性催化剂的甲醇甲苯侧链烷基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采用XRD、CO2-TPD、NH3-TPD、氮吸附-脱附、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发现,不同载体催化剂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活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sB/OMC,CsB/MCM-41,CsB/AC,CsB/ZSM-5.其中,CsB/OMC活性最高,乙苯和苯乙烯的总收率可达到34.9%;CsB/MCM-41中苯乙烯的选择性较高。研究表明,弱碱中心有利于提高侧链烷基化活性,弱酸中心和中强碱中心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苯乙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72.
测定了正庚烷-苯甲醇部分互溶系统在308~325K范围内的过量体积V_m~E,根据V_m~E的不连续性确定了该系统的液-液平衡数据,与文献值一致。用UNIQUAC和流体混合物的双格子模型对液-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3.
本文用改进沸点计在压力为1.013×10~5P_a下测定甲醇-水系不同浓度下的沸点,用Tao经验公式计算在平衡条件下汽相组成,並与文献实验值进行比较,最后用Wilson等方程关联,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4.
用超临界CO2为溶胀剂制备PE/PS共混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超临界CO2(SC-CO2)作为溶剂和溶胀剂,在35℃,9-16MPa的压力范围内将聚苯乙烯(PS)渗入聚乙烯(PE),并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使之发生聚合反应,制得聚乙烯/聚苯乙烯(PE/PS)共混物,研究了SC-CO2压力,溶胀时间及单体浓度对产物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共混物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PS组分均匀地布在PE基体中,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75.
用超临界 CO2 (SC- CO2 )作为溶剂和溶胀剂 ,在 35℃ ,9~ 1 6MPa的压力范围内将聚苯乙烯(PS)渗入聚乙烯 (PE) ,并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使之发生聚合反应 ,制得聚乙烯 /聚苯乙烯 (PE/PS)共混物。研究了 SC- CO2 压力、溶胀时间及单体浓度对产物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对共混物的形态进行了表征 ,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 ,PS组分均匀地分布在 PE基体中 ,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76.
燃料电池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路甬祥 《自然杂志》1997,19(3):125-134
燃料电池(FC)技术已有156年的历史,近30多年来进展迅猛,成绩显著,已经或即将步入实用化阶段。当前,研究与开发的重点是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早日实现商业化。  相似文献   
977.
一、新世纪我国汽车工业应选择主体新能源 ,发展主导新汽车面临石油短缺 ,逐趋枯竭 ,21世纪汽车用什么燃料?发展什么汽车?对我国来说是个大选择、大决策问题。经调查研究 ,笔者的结论是 :以煤制甲醇作为汽车用的主体新能源 ,以甲醇内燃机汽车作为过渡 ,进而发展甲醇—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世纪的主导新汽车。主导新汽车必须是立足于低污染的、面向全国可长期稳定供应的主体新能源。其理由如下。1.当前汽车、农用车、运输用拖拉机、摩托车总保有量9000万辆。到2020年汽车总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到21世纪中叶 ,汽车保有量将达…  相似文献   
978.
979.
以钛酸丁脂为钛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催化剂前驱体,用超临界干燥法处理获得大孔及高比表面积的TiO2超细颗粒;该样品在苯酚光催化降解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活性显著优于由直接干燥法处理获得的TiO2颗粒,而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即使经过973K的高温焙烧,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结合催化剂的系列表征,包括XRD、TEM、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XPS等,初步讨论了超临界干燥法对改善TiO2光催化活性的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980.
徐文辉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274-274,276
鉴于《食品营养与卫生》一书的许多知识已经老化,在课堂上有必要介绍食品安全的新问题。文中阐述了有关代表食品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