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89篇
教育与普及   6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21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低温甲醇洗工艺流程模拟——甲醇洗涤塔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低温甲醇洗系统的甲醇洗塔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应用该软件提供的不同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可以确定RKSWS模型较为接近,对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模型是一种适用于模拟甲醇洗涤塔工艺过程计算的模型.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温度和流量的误差都很小,各组分含量的误差也很小,均在1%之内.由此可知,修改后的模型可以较好的应用于甲醇洗涤塔工艺流程中.  相似文献   
172.
番茄红素混合溶剂的提取及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尝试了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确定了用二氯甲烷-甲醇(V二氯甲烷∶ V甲醇=2∶1)作为提取溶剂,并用标准曲线法研究了此混合溶剂提取液的定量方法, 正交实验表明,最佳提取条件组合为料液比1∶6,时间为90 min,温度为35℃.用此工艺条件对不同品系的番茄红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系品种的番茄红素含量明显高于自交系品种.  相似文献   
173.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KOH/Al_2O_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菜籽油与甲醇酯交换法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分别考察了催化剂附载量、煅烧温度、醇油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等体积浸渍法,在400℃煅烧5 h,制得负载量为20%(w)的KOH/Al_2O_3催化剂.当催化剂用量为5%(w),醇油摩尔比为12:1,在60℃下反应2 h后,生物柴油产率高达92.3%(w).运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与其晶相和比表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4.
0 引言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作为一种绿色的、环境友好介质,因其优良的溶解能力和传质性能,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化学反应溶剂等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研究已成为理论和实验工作者探索的热点[1-3].  相似文献   
175.
田中  张雷 《中州大学学报》2007,24(2):112-115
超临界气体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气体,已经在萃取分离、分析技术、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保护等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超临界气体的性质以及近年来超临界CO2气体在高分子材料挤出、注射成型等加工过程中的原理及应用,并对此技术在高分子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6.
超临界水中半纤维素气化制氢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碱性化合物KaCO3、Ca(OH)2以及Ru/C为催化剂,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对半纤维素在超临界水中的气化制氢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都有较好的催化作用,其中Ru/C的效果最佳,当加入0.8g时,每千克半纤维素可生成14.365m01 H2,约为不加入催化剂时的3.8倍,为单独加入K2CO3、Ca(OH)2时的1.6和1.9倍,气化率和氢转化率也有很大提高,分别达到77%和126%.同时,催化剂混合使用要比单独一种催化剂的效果好.温度的提高可明显提高H2产量,同时降低CH4产量.此外,停留时间对气化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20min时气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7.
废弃印刷线路板超临界CO2回收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超临界CO2回收处理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工艺过程,实验表明在270℃、35MPa和4h的反应条件下,线路板各材料层分离效果明显,金属材料层和玻璃纤维强化层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各自的高效率回收再利用.分析了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对线路板分层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8.0软件分析了超临界流体环境下印刷线路板内部的应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线路板分层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高温高压产生的内部应力以及树脂层粘结材料被超临界流体破坏;分层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8.
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了甲醇/正庚烷双燃料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的试验研究,采用详细化学反应机理分析了它们的反应过程和中间产物历程.研究表明,甲醇和正庚烷浓度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第一阶段放热量和放热时刻,进而影响高温着火时刻.正庚烷当量比不变时,随着甲醇浓度增加,低温反应放热量减小,燃烧始点推迟;当总燃料当量比不变,增加正庚烷比例时,低温反应时刻提前,峰值放热率增加;正庚烷当量比和总燃料当量比之比在0.8左右时,高温着火时刻发生在上止点附近,此时气缸压力和峰值放热率最大.对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表明,CO排放更多取决于燃烧温度,而HC主要取决于甲醇比例.数值模拟发现,OH摩尔分数在10-6数量级才触发冷焰反应,甲醇浓度的变化引起低温阶段nC7ket和OH最大浓度及时刻的改变,从而影响低温和高温反应.  相似文献   
179.
为了评价在我国发展以天然气和煤为原料的车用合成燃料所带来的能源和全球变暖影响,使用“从矿井到车轮”的方法对甲醇、二甲醚和费托柴油在资源开采、炼制加工、运输分配及最终使用中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量计算,并与传统汽油和柴油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甲醇、二甲醚和费托柴油的全周期石油消耗远低于汽油和柴油,对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有一定作用。在能源消费总量、化石能源消费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天然气基燃料优于煤基燃料,但两者均明显劣于汽柴油,对中国未来承担温室气体减排责任构成潜在压力。  相似文献   
180.
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了丹参酮ⅡA,讨论了压力、温度、时间、乙醇流量对丹参酮ⅡA提取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乙醇流量1.0 mL/min,并与乙醇提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乙醇提取法.而后用液质联机分析得到其结构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