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5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5,(12):23-24
如今我们很多人身处由各种传播媒介例如报纸、期刊、电视、手机、网络等所形成的媒体信息海洋之中,人们感觉到信息无处不在,好像唾手可得,但是又经常因为难以获得有用信息而苦恼。虽然Google、Yahoo和百度等优秀搜索工具应运而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快速检索相关信,皂、的需要,但是新的需求又接踵而至,例如:如何能跨越不同媒体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2.
钱学军 《科技潮》2005,(1):62-63
中国科学院院士娄成后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资源环境委 在国际根瘤菌属、种系统中占很大比 员会科学顾问。 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 上世纪70~80年代,在黄淮海平原 篇,其中10多篇被SCI收录。 从事中低产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农 先后获农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业发展。曾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 2项,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等奖等十多项国家和部委级奖励。20世 …  相似文献   
133.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30(6):F0002-F0002
胡武贤,男,1963年出生,湖南临澧人,中共党员,经济学硕士,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到本院工作至今。胡武贤教授199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2年验收合格。  相似文献   
134.
5月31日,市委副书记孙志刚在市一院向前来开展该院“院士门诊”的戴尅戎院士颁发了证书,正式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九院骨科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尅戎教授为合肥卫生技术顾问。这也是合肥市首次聘请院士担任卫生技术顾问。此举不仅将对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也创新了合肥与上海技术合作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5.
由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牵头主办,浙大城市学院新闻系、宁波理工学院新闻系协办的“传播与社会秩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23~25日在杭州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意大利和瑞典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大陆的新闻传播界的著名人士和中青年精英12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就“传播与社会秩序”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教授、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童芍素教授、浙江大学副校长胡建淼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36.
<正>“富翁教授”并没有因为富裕而必然进发创新和创造的活力。倒是应了泰戈尔的那旬诗,鸟儿的翅膀如果系上了黄金,就再也无法飞翔。面对中国高校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相当距离的实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在复旦百年校庆活动——“上海论坛”上提出了不再鼓励“富翁教授”的观点。交大将减少更多“富翁教授”的举措,笔者表示由衷的赞赏,这是培养更多大师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  相似文献   
137.
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李正熙教授.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来,不仅精于教学,而且在科学研究领域也做出了突出成绩.作为北方工业大学智能交通北京市创新团队的科研带头人,他还同时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专业应用技术委员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8.
139.
郭剑峰 《科技潮》2006,(5):35-35
“对于未来者,西藏是一片令人神往的净土;对于在此者,西藏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离去者,西藏,这曾经让人魂牵梦萦的家园,更在心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使人缅怀不绝。”  相似文献   
140.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5):F0002-F0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