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150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7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伊朗内幕     
一个落后而狡诈的半殖民地统治者,一个开始走向觉醒、争取解放的民族;一个金圆帝国主义成了油田的新主人,一个进步的近邻静静地监视在一边:这构成了今天伊朗的一幅复杂的图景。这篇文字对于艰苦奋斗中的中国人民,是很富于启示性的。原文载于五月三日美国的「民族周刊」,作者战时曾来中国,现在中东旅行,兼为「民族周刊」特约记者。  相似文献   
92.
科学和民主是环境治理中缺一不可又矛盾性的维度。二者从知识论和合法性角度介入环境治理中,提出优先顺序不同甚至是排斥性的主张。然而分析揭示无论科学还是民主都无法垄断环境治理中的知识和合法性话语。需要以综合性视角,通过新型知识生产模式和综合性合法性来建构两个维度间的沟通、协调关系,辨识科学和民主发挥积极作用的具体情境,并创造有利的对话环境,以实现知识的有效利用及环境治理综合效果和合法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3.
在苏丹南部的重镇——朱巴,从七月十日起.它便成了全世界瞩目的地方。它变成了我们这个地球上最新的一个国度——南苏丹共和国的首都。在我来朱巴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朱巴的信息。想象中,朱巴肯定是一个封闭的、落后的、原始的沙漠绿洲,一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地方。为此,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94.
北欧设计文脉的形成与其他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其设计理念没有经历多种设计思想的碰撞,其风格的形成独立而自然,带有强烈的斯堪的纳维亚个性特征,始终呈现出平和、朴实与民主的特点.从北欧设计民主特征所体现的几个内容探讨了设计中的民主精神,以期中国本土的设计能够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通过透析德莱塞作品中对19、20世纪的法律制度、民主制度和道德伦理的描绘,揭示了在社会动荡,拜金主义风行,极端利己主义大肆膨胀的社会背景下,美国的假民主以及美国司法机构的黑暗和腐败,揭露帝国主义时代的美国“文明”和美国“民主”的真实面目,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本质。  相似文献   
97.
本文论述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指导,在殖民地时期争得有限的自治权,在邦联制时期进行主权在州的政治实践,最后建立联邦共和国的历史过程,从而确立了美国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比较理想的统治形式──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98.
高尔基再认识论──高尔基创作思想危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尔基历来被誉为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无产阶级文学的杰出代表。以前,由于种种原因,在对高尔基的研究中,回避或忽略了对他思想和创作发展过程中的危机的深入探讨。高尔基在俄罗斯社会主义革命期间经历的两次重大危机以及所犯的政治错误和创作失误证明他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起码是在1919年成之前不是一个成熟的布尔什维克,而是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99.
100.
国立九中(含前国立安徽二中)创立于1938年,抗战时期迁到大后方四川江津,主要收容以皖籍为主的师生。其中有不少国家栋梁之材,经过国立九中的教育薰陶走向社会,发光发热,如邓稼先、舒芜等,陈独秀先生晚年也住在江津。到1946年国立九中一分为三,降为省立,陆续迁回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