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7篇
教育与普及   5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2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针对未成年罪犯再犯罪的日趋严重和惯犯、累犯群体的日益庞大,笔者建议对未成年罪犯设计人格恢复制度,淡化未成年罪犯因其犯罪记录而在重新步入主流社会时遇到的阴影和障碍,消除未成年罪犯与社会之间的隔阂,有效地预防未成年罪犯的再犯罪.  相似文献   
912.
信患安全     
《上海信息化》2008,(10):83-83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草案中明确提出,泄露、窃取、收买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草案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收买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该条款的增加旨在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对非法泄漏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13.
现行法定夫妻财产制对夫妻共有财产的范围界定是不明确的,没有区分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所需生活资料和一方特需生活资料的财产权利归属。因此,进一步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确认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是完善法定夫妻财产制的关键。另外,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夫妻约定财产制的规定,尚无具体可操作性的条款。为适应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处理夫妻财产关系的各种不同需求,必须充分发挥约定财产制的优势,提高其法律地位,具体而言,应规定夫妻成立财产约定的时间、成立约定的形式、约定财产的范围以及约定能否对抗第三人的债权主张等。  相似文献   
914.
本文论述了病态人格的特征,指出对病态人格犯罪要从人道主义出发,采取矫治、心理和病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控制其再犯罪。  相似文献   
915.
916.
犯罪的试验     
王乃粒 《世界科学》1989,11(4):34-35
关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对广岛和长崎进行的原子弹袭击的受害者,已有过许多的报道。然而在这种新式武器正式投入使用以前已经有过一些人受害,这一事实却鲜为人知。开初,对此还仅仅是一种怀疑,直到1986年10月当美国众议院披露了一份由能源和商业会委员会提供的报告时,这件事才得到了证  相似文献   
917.
浅谈印章的防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伪造印章盗用权力犯罪的研究,从印章防伪技术的角度,提出应加大力度作好印章防伪工作的“事先防范”。  相似文献   
918.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是银企关系的基础,中国的银行企业不是真正意义上拥有独立财产权的产权主体,银企关系表现为国家控制下的资金供给,只有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才能在银企问构建合理的信用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919.
重新犯罪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尽管1997年刑法将累犯的构成期限从3年延长至5年,但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依然呈现持续升高的走势.导致重新犯罪的原因很多,其心理因素不容忽视.这就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重新犯罪的原因,进一步完善预防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20.
自然人宣告死亡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被宣告死亡者和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被宣告死亡者的死亡日期的确定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了宣告死亡在民事权利能力、劳动法律关系、人身保险法律关系、婚姻法律关系及财产法律关系上的效力,并结合我国和西方民法的立法与司法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宣告死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