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综合类   1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贡嘎山南坡田湾河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嘎山南麓田湾河风光旖旎 ,生态环境基本上保持着天然“本底”,是川西高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多年研究基础上 ,根据田湾河开发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 ,提出了开发山地生态旅游的构思 ;同时 ,针对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为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草科风景区位于贡嘎山南坡 ,融山、水、泉、林于一体 ,并有人文景观相映衬。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配置合理 ,环境清新宜人 ,经济地理区位适中 ,交通通讯条件便利。当前应抓住我国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 ,加快景区开发和建设步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尽快将旅游区升级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贡嘎山地区黄背栎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Li-6 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贡嘎山地区不同海拔黄背栎(Quercus pannosa)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在8月晴天,不同海拔生长的黄背栎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比较平稳的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降低,而叶片气孔导度增加,有利于高海拔地区植物光合作用气体交换;(2)不同海拔试验点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辐射的响应有较大的差异,叶片光补偿点为39.16~68.06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124.78~1 754.88μmol/(m2.s),表观光量子利用效率为0.028 12~0.031 73。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增加;(3)叶片CO2补偿点为68.47~105.21μmol/mol。随着海拔的升高,CO2补偿点降低,有利于植物对高海拔地区低CO2分压环境的适应。CO2饱和点在700μmol/mol左右,羧化效率为0.035~0.038。  相似文献   
14.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汶川县与小金县交界处,为邛崃山脉的中南段,主峰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是四川省仅次于贡嘎山的第二高峰。四姑娘山国家地质公园由周围巴郎山、日月宝镜、婆缪山、尖山子、猎人  相似文献   
15.
贡嘎山不仅是蜀山之王,也是青藏高原东部的最高峰,而且还是喜马拉雅山以东的东亚地区的第一高峰。以贡嘎山为中心的大雪山脉以及东横断山区,是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贡嘎山有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质地貌景观,以神奇壮丽的雪峰、冰川、高山湖泊、温泉群等景观组合为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冰川科学工作者,我当然知道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冰川都在不停地退缩,但我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上所看到的自1983年至今20年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仍然让我感到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贡嘎山东南坡重楼资源实地考察,明确了贡嘎山东南坡野生重楼资源的土壤属冲积土壤和森林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矿质元素丰富,保肥供肥能力强;对多叶重楼、毛重楼、滇重楼、禄劝重楼、花叶重楼、北重楼和卵叶重楼进行栽培,测定其鲜活地下块茎的径粗、径长、产量和新芽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多叶重楼地下块茎的径粗、产量和新芽数量最高,平均每株的径粗达5.30 cm,单株地下块茎重量达55.83 g,新芽数量达14.53个;栽培重楼时最适宜的重楼品种为多叶重楼,其次是滇重楼和毛重楼。  相似文献   
18.
白艳  方小敏  聂军胜  孟仟祥  迟云平 《科学通报》2010,55(15):1499-1509
利用色谱质谱(GC-MS)技术,首次在60个贡嘎山(海拔1230~4500m)和西昆仑山(海拔1300~5500m)表土以及6种贡嘎山木本植物中检测到8个(7-14)-甲氧基十六酸和9个(9-17)-甲氧基十八酸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其中甲氧基十八酸占绝对优势;而且,甲氧基在第9和第10个碳位的异构体都较丰富,随着取代基的碳数增大,相应异构体的丰度依次降低.在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的贡嘎山表土样品中,广泛存在甲氧基脂肪酸化合物,并在6种树叶中都能检测到;而在主要分布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的西昆仑山,除了可能出现山地森林草原或半灌木荒漠的较窄高度范围外,大部分表土中未检测到甲氧基脂肪酸化合物.该研究显示甲氧基脂肪酸可能来源于某种或数种类型的木本植物.如能排除其与草本植物的关联,甲氧基脂肪酸类化合物很可能是一类具有指示特定木本植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将对精确反演古植被和生态演化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