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6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结合一些具体、成功的建筑实例,分析、论述象征和隐喻的创作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得出通过暗示某种主题的创作倾向是增强建筑艺术感染力的重要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92.
2001年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陈自瑶事件”距今已有9年,而“人肉搜索”却愈发清晰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本文试图将“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进行比较,以期把握“人肉搜索”的实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93.
在中国,吉祥符号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吉祥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似乎没有人说得清,中国的吉祥文化产生于何时,源自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人有了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它们便被创造出来,而且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4.
频发的校园杀童案使我们开始尤为关注暴力越轨行为,它的残酷性和严重破坏性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危机的加深。需要探明暴力越轨实施者的特点,它发生的深层原由以及对其进行防控应采取的举措。本文试图从人性、心理、社会机制方面对暴力越轨现象解析,以期清楚地阐释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奥运的公益性受到侵蚀、奥林匹克宗旨被扭曲和异化;奥运会政治化使奥林匹克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某些国家或地区政治利用的工具;兴奋剂亵渎了奥林匹克精神,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腐败玷污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公平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运动失去魅力和价值;奥运会体育场馆的闲置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相冲突;奥林匹克大型化让举办国不堪重负,进一步削弱了区域的均衡发展;奥运会暴力和恐怖使主办国如临大敌,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6.
从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红字》与《红楼梦》中的象征手法进行比较,从象征的寓意、象征的意蕴境界、象征的把握等方面得出两者间的差异,从而区别优劣,可为研究与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7.
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义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屈原的政治抒情长诗《离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比兴寄托的手法,诗句“餐餐秋之落英”中的“餐落英”是一种芬芳高洁品格的象征,而不是吃了菊花可以长寿的意思,诗人报取“菊花~”入诗,看重的是它的象征价值,而不是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19世纪在美国发生了一系列暴力排华事件。具有代表性的暴力排华大案有洛杉矶惨案,旧金山骚乱,丹佛惨案,石泉大屠杀,西雅图事件和塔科马事件等。暴力排华由加州发展到西部诸州,由分散,零星,无组织的暴力排华事件发展为集中,广泛,有组织的暴力排华运动,0功工是暴力排华的主力,劳动骑士团在暴力排华运动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组织作用和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
浅析基督教的色彩象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基督教作为一种象征主义宗教,把色彩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实体来使用.基督教服饰及教堂的颜色,都有其严格而特定的象征意义,至今罗马天主教会仍对圣职者的服饰色彩和基督教节日用色有着严格的规定,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蝇王》是戈尔丁的重要代表作。象征手法贯穿这部作品的始终,并和反讽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小说中的人物和事物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体现了一定的讽刺意味,有效地推动了情节发展,突出了人性恶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