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2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63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是在象形符号“()”上附加指事符号“一”、“二”、“三”构成的指事字,就是甲骨文“()(继)”。  相似文献   
12.
"()"、"()"、"()"是在象形符号"()"上附加指事符号"一"、"二"、"三"构成的指事字,就是甲骨文"()(继)".  相似文献   
13.
汉魏六朝碑中存在不少形似字,其区别性特征比较复杂,分析各类区别性特征的产生、发展演变,对于认识汉字内部系统的矛盾运动以及人们对形似字的改造,对区别性特征的筛选,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从一个方面丰富汉字发展史的内容,为汉字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杜甫在诗中喜用“自”字。在其诗中,“自”字可以当代词,也可以当介词。当它作为代词,指代物的时候,诗中的“物”成为和人一样的独立的主体,拥有了独立的情感和意志,诗中世界成为了“二元主体”的世界。诗中空灵澄明的意境得以深化,诗歌的艺术空间得以拓展。这种物的独立和海德格尔诗学中所推崇的人与物的“敞开”,有殊途同归之妙。略有不同的是,杜甫对国家和百姓的不能忘怀,使得他的个人意志虽然在某些时候弱化,但始终没有丧失,这使他和海德格尔诗学中那完全“自在生存的人”是不同的。但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15.
在复映射 f(z,c) =z-2 +c的广义Mandelbrot集中 ,发现了主周期芽苞的标度规律·用符号动力学中的方法对其做了研究 ,给出了主周期芽苞字的规律 ,及字相应的提升方程 ,通过解字提升方程 ,给出了任意精确常数 μ的算法 ,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计算得到了一个常数 μ =1 ·标度常数为 1的情况在复映射的标度常数研究中为首次发现·提出了常数 μ普遍存在于一般有理迭代的广义Mandelbrot集中的猜想  相似文献   
16.
为防止数控系统程序指令出错,给出了一种平台独立的面向对象的数控程序纠错系统,利用这一系统能够帮助编程人员快速准确地编程,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加工事故。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施工普遍使用的大型标语字体及图案的设计与放样工作,阐述了利用AutoCAD的绘图功能进行设计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和特大型施工字体方格法放样的原理、方法及施工要点.以标准黑体字为例,说明了设计过程与放样步骤.同时,简述了斜体字、梯形字等艺术字的设计过程与放样步骤.  相似文献   
18.
本分析了分光计调节中十字像偏离十字线交点的特点及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分光计的快速调节方法,对指导学生实验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9.
主干道十字交叉路口交通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在开放边界条件下,利用改进的Nagel—Schreckenberg模型,对城市干道中心十字交叉路的交通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中心交叉路口的交通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考古、宗教史、文献学、版本学、文字学、印刷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等诸多侧面对1966年韩国发现的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作初步的综合研究,证明它701年译出,702年刊于唐东都洛阳,同时说明它是中国佛教和印刷文化的必然产物.文内叙述了此本在韩发现的经过和近30年韩人的研究现状,证明韩学者因在韩发现此本而提出印刷起源韩国说是不能成立的.最后考证了此印本在日本和韩国的传播情况.文内以文献和实物资料论证了印刷术起源地是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