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4篇 |
免费 | 106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7篇 |
丛书文集 | 60篇 |
教育与普及 | 5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10篇 |
综合类 | 16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42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90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21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11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5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康赐荣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4):447-453
本文研讨啤酒发酵罐温度的计算机控制及调节规律。利用仿真技术对PID参数、静态前馈系数进行优化。并对带与不带纯滞后补偿的反馈及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加前馈控制后,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2.
113.
针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板的自动化精调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智能精调器.首先对整个智能精调系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然后对其控制算法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构建轨道板精调的数学模型,推导用于定位控制的冗余方程,构建了理论基础,并选取Trust-Region Dogleg优化算法进行仿真求解.仿真表明,此算法能够保证所有几何参数的可辨识性,且迭代过程具备较好的鲁棒性.考虑实际实际精调操作误差,选取多组水平的测量噪声进行参数辨识,分析了不同水平的测量噪声对辨识误差均方根的影响,在较大的测量噪声影响下,各点定位精度依然能够满足要求.该算法经过了多次现场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4.
均匀设计在调优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廖森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4):293-297
本文提出了在调优试验设计中用均匀设计代替2-水平正交设计的思想及方法。以一仿真例子说明了具体的应用步骤。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均匀设计的应用可以使调优试验设计原有的局限得到了突破。 相似文献
115.
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性可靠性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已有试验数据对堆石料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采用验算点法和统计矩法对面板堆石坝下游坝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了这两种方法在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中的适用性;进而以洪家渡面板堆石坝为算例,对其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量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说明了对面板堆石坝边坡稳定性进行可靠性分析的必要性,对可靠性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6.
从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引入粒子系统与元球技术,同坡面土壤水蚀遥感信息模型(RSIMWEH)结合,提出侵蚀体元的概念,从三维可视化角度动态显示坡面水蚀过程.从三维GIS理论上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探索,在技术上,结合实际应用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7.
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电路工作过程的角度分析了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提出了较为实用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8.
119.
分光计调整的难度在于望远镜视野小,捕捉“绿色十字像”困难。针对此点,介绍了教学指导上的关键性措施,以“半调法”为基础,给出了“单像跟踪调节法”及“边缘危像调节法”,及具有新意的“动态平衡调节法”。 相似文献
120.
针对弧焊机器人空间焊缝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枪姿态规划问题,提出了焊缝特征坐标系的概念,定义了“立坡焊”和“横坡焊”的概念,采用焊缝特征坐标系来描述各种焊接接头复杂空间焊缝的焊接位置,引用齐次变换技术求解空间焊缝的转角和倾角,将复杂空间焊缝的规划问题分解为“立坡焊”和“横坡焊”2种焊接位置的组合,并运用于马鞍型焊缝机器人焊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