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01篇
教育与普及   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7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82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课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本文在分析《遗传学》课件建设中存在问题及网络课件建设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具有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双版块课件的削作技术和方法。同时介绍了互链互通的动态网络课件研削技术。  相似文献   
72.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从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积极性为归宿,即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挥。我们所说的“教”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怎么样,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采取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73.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标准”)所包含的新学习方式和新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美术基础教育体系.它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师改变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使美术教学模式由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变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育以发展学生的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及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在教育目标上比传统的美术教育更具综合性。它不仅强调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相结合,而且强调艺术精神与人文精神、艺术内容与艺术体验、艺术过程与艺术个性的结合。因此,其课堂教学过程除了符合一般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74.
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着无穷的创新因素。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少一点束缚,多给学生留一份空间,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才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还提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实践这一指导思想,归根结底还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的教学理念,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5.
综合英语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最重要的一门课。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高专类院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特殊性的探讨,有助于我们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从而保证高职高专类院校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6.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具体事例,分别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研学、组织学生讨论3方面论述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7.
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根据高职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改革英语教学模式以摆脱“费时费力、收效甚微”的局面,是广大高职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本文就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外延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对“渗透式英语”教学的特点和高职利用这种教学思想的必要性和怎样营造渗透式英语学习氛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8.
邓梅 《奇闻怪事》2008,(6):23-24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交流中动态推进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到教学的现实起点,即时做出回应和评价;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评价,思维得到确认、点拨和启迪。在这种互动的信息交流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不是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本人在长期的听课调研中发现,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下面的课堂教学片段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79.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使用交际工具的能力是在使用当中来培养的。因此,要求教师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也要求学生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学,还要求师生在课内课外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用,教学活动要和以英语进行交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际的主要过程。在这种过程中的重要交往方式就是师生双边互动,多是问答活动,教师课堂提问便是体现这一活动的重要形式。教师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启发和诱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80.
一、良好师生关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中的主体部分,具有一般人际关系的普遍层次性表现形式:一是“基本不接受型”,这种关系一般表现为有厌烦心理,不喜欢,不尊重,不愿合作;二是“表层接受型”,一般表现为表面接受,表面合作,实质逆反;三是“接受合作型”,一般表现为思想基础稳固,情感相对稳定,能够互谅互让正常合作,但感情还欠深厚;四是“尊拜合作型”,表现为了解透彻,相互喜欢,情感浓郁,相互激励。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应该是第三和第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