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5篇
  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69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93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517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415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包 《高等职业教育》2022,(4):76-83+96
课程思政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因,不仅关系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供给质量,而且事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价值的实现。课程思政的推进必须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逻辑起点和价值导向,厘清职业教育课程思政适应性的“三重逻辑”,即立德树人与新发展阶段的实然逻辑、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应然逻辑、办学治校与增强服务能力的必然逻辑,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的适应性理论资源,揭示课程思政在其内涵、需求、机制、价值等方面的深层困境,构建基于回归职业教育本真、增强课程思政适应性的实践路径,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和职业教育课程思政价值的转换,从而达到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课程思政是实现课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应当紧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这个核心点,完善课程思政推进机制这个着力点,强化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这个根本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这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23.
智能思政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新载体和新形态,在智能技术的赋能下,掀起了思维和生态的智能变革。推进“智能思政”建设,既是铸魂育人的必要途径,又是智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应主动对接人工智能技术,找准智能思政教学的契合点,发挥其定制性、泛在性、进化性的精准优势,推动二者融合载体的双向赋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确保“智能思政”建设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24.
针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运用"互联网+"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制图软件实现可视化教学,将实际案例和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数学教学等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授课效率,使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5.
“SPOC+翻转课堂”应用于“西方史学史”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精髓、追踪史学前沿动态、进行史学实践和激发问题意识。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提升以及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将“SPOC+翻转课堂”应用于“西方史学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思辨能力及史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6.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启蒙课。近年来,我们融合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自身特征和学生特点,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体系化建设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设置思政主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革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运用数字化资源等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实现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7.
安丽华 《科技信息》2010,(20):I0067-I0067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在新时期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教学,探索新路径,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8.
基于课程思政的视域,进一步认识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课程与思政的关系是高职专业课程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逻辑.高职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生成结构表现为高职专业课程的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思政功能,个体层面思政功能主要表现为对高职生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层面思政功能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9.
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大思政育人语境下,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现象的一剂良药.专业课教学话语具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它的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之基、中国传统文化为价值之基、中国伟大实践为现实之基,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方面来创新...  相似文献   
30.
思政教育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手段,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载体。通过梳理建筑识图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空间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要求,从立德树人基本要求出发,探索出“三阶段、六阶梯递进”的教学模式及“三结合、分层式”的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有广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思政味”专业技能课堂,培养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适应建筑施工第一线新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同时也为其它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