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19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大学生由于运动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设施不良或者违反规则等原因,会给部分大学生造成运动损伤,并以在篮球、足球、排球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最多。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以提高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第一商业中专学校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我校乃至中专体育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学课余运动队队员和普通学生攻击性行为(包括外显性攻击和关系性攻击)进行了调查和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群体男女性别之间攻击性类型趋势相仿:男同学有较高的外显性攻击倾向,女同学表现出较高的关系性攻击倾向。同时还发现:男性训练队成员与普通男生在攻击性上无明显差异,女性训练队成员与普通女生相比有较为明显的外显性攻击。基于此,应提高周围教育者对攻击性行为的认识,树立良好榜样,作好暴力事件的结果反馈以及建立同龄人之间的良性沟通桥梁等。  相似文献   
5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南京市青少年课余运动参与状况,探讨青少年课余运动参与的动机,提出学校应采取的对策。试图促进对青少年课余运动的深入了解,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文章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疆23所普通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新疆有86.96%高等院校设置了课余体育训练队,主要项目是以男子篮球、田径、男子足球、男子排球等;运动员来源主要以中学生为主。教练员学历大多为大学本科,职称以讲师为主,少数民族教练副教授以上职称较少。教练员缺少培训的机会,学生参加自治区级以上比赛次数较少,课余训练经费不足并且来源单一,场馆设施不能满足课余训练的需要。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体育行为、体育爱好和影响体育行为的因素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文章分析发现当前河北省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令人担忧,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活跃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7.
校园体育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它有赖于群体的共建,同时又反馈到每个人,使个体把这种集体的行为风尚化为自我要求.在客观上早操对学生行为方式必然产生一种学校规范和约束的效果,从而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规范的约束作用.适宜的早操运动负荷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品质,提高课堂学习精力,有助于克服上午上课期间的疲劳现象,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对育人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早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8.
在研究了粗糙集、决策树等模型的基础上,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运动训练指标分析.通过对数据准备、数据挖掘和结果解释三个过程的分析,得出训练指标的数据挖掘结果,从而为科学体育训练提供依据.通过仿真分析,发现与传统聚类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数据挖掘技术泛化能力更强,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9.
就中专生在体育训练中存在的各种心理特征,进行全面剖析,强调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既要强调方式方法,又要讲究训练艺术和掌握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才能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60.
曹邦荣  罗学强 《科技资讯》2009,(17):222-222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觉、自愿、自发的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在运动中缺乏科学的指导,运动损伤屡见不鲜,不仅损害学生的健康,而且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